我们中国人聊天时,总避免不了这么一个话题,等以后老了,或者是不愿意再奋斗的时候,找个什么地方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但真要琢磨起,这里面的门道还是有的。有些人认为,要找一个风景秀美的地方,每天打开窗户都是一幅画。有些人就感觉,生活方便才是王道,出门下楼就得有个菜市场、小饭馆,走两步就到了地铁站。
得看天时,还得看地利,更要看人和。天时,即这里气候情况如何,冬冷夏热,空气如何。地利也就是城市怎么建,路宽不宽,公园多不多,医院学校之类的够不够。人和最为重要,这里的人好不好打交道,整个城市有没有一种让人放松、安心的感觉。最实际的就是兜里揣着的钱够不够花,物价高低,日子过得有没有压力。
最近,网络上流传了份“最宜居城市的排行榜单”,很多人讨论它。榜单这种东西看看就好,不一定百分之百准确,但能够上榜单,必定它有独到之处。我看了一下排行榜,发现有的城市排名让我没想到。
就拿排第二的珠海来说,我自己觉得放在第二都算委屈它了。要是由我来排的话,那珠海也完全可以去冲一下老大。我们摊开一张地图来看一看,珠海它就位于广东的南边,它和澳门紧紧相依,珠海还是珠江入海口的位置地方。这个地方的位置,让这个地方有大湾区经济活力的同时,又不像广州,深圳,一天到晚都很紧绷的一条弦。
很多人都会先入为主的以为,珠海很舒服。舒服的主要原因还是天气的原因。冬天去珠海你会感觉得出来。北方零下十几度已经出门把人包成粽子了,这边珠海还穿着一件薄外套,甚至中午出了太阳还可以穿个短袖。海风吹在脸上很暖和,不会刺骨。这些年,不少北方的朋友,尤其是东北那片,一到冬天就开始往南方跑。以前人们都一窝蜂地去海南三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这里也可以。相比于三亚的花费会亲民一些,人也少一些,生活的慢悠悠。
珠海城市不大,陆地面积在广东排在比较靠后的位次,但珠海的海岸线很长,大大小小的岛有上百个。这也就意味着,你永远都不会在珠海远离大海。城市规划的也是不错的,绿化率高的可怕,到处都是公园和绿地,空气质量常年排名全国前茅,大口一吸空气都觉着清新舒服。
说到珠海就不得不提几个地方。一个是长隆海洋王国,用不着多说,去过的人就知道,它可是世界级的。一个是位于海滨的珠海渔女雕像,手里举着一个珠子,可以代表珠海市。不过,要说最有珠海味儿的那个地方,还得算情侣路。这条路修得很长,靠山一侧有无尽的碧海蓝天,靠海的那边是郁郁葱葱的椰子树林。天气好时,可以在的路上慢慢走,也可以骑车,或者是坐一下。望着远处的海面上来往的船只,以及对岸澳门高耸入云的楼宇,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而它不只是个景点,更像是珠海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这座城市悠闲气质最好的见证。
说完珠海让我感觉有被压制之感的排名情况,接下来就来看榜单上另外两座有意味的城市—青岛和厦门。这两个人口都很多的海滨城市,风景也都很好,都适合旅游。但是在本次的榜单中青岛排在第六,厦门排在第八,青岛的排名要高于厦门。这个结果,我觉得还行。
再说厦门。厦门这个地方,在人们的印象里就是文艺小清新的。鼓浪屿上的万国建筑,南普陀寺的袅袅香火,厦门大学中那些充满朝气的学生都为这座城市增添了许多的色彩。从交通上来讲,厦门也是十分便捷的,飞机、高铁四通八达,无论你从国内什么地方来,想来厦门都不是一件难事。
厦门的城市建设也做的很棒。马路修得很宽平整,绿化带也赏心悦目。许多人说,在厦门开车很享受。跟深圳、 上海、北京那些动不动就能堵成一锅粥的大城市比起厦门简直可以说是“丝滑”的,厦门的道路情况简直好得像是开了挂。没大塞车的烦忧,大家都开车慢慢的,不急不慌。因此许多人把厦门称为一个畅顺之城,安逸之地,这评价也很贴切。你要是在寻觅个地方休闲度假,厦门园林植物园这类地方,准能逛上整天也不觉累。
为什么厦门的宜居指数比青岛差一些?问题可能就出在它的“安逸”上。厦门的美更多的是一种假期的美,从游客的角度看。如果真要长期地生活在这里的话,产业的支撑可能比较单一,就业和发展的空间就比不了那些经济强市了。生活就是柴米油盐,没有风花雪月是不现实的。
然后再来看青岛。青岛位于山东,那可是绝对的“门面担当”。提起山东的话,大多数人首先会联想到济南或者是孔孟之乡,若想问最洋气、最有派头的城市是哪里,那当属青岛。它就是山东省的经济领头雁,经济总量长期都是位居榜首。经济发达就工作机会多,城市有生气,各样的公共设施也都齐全。
但它又是一个例外,青岛搞经济搞得再好也没染上一线城市的“班味儿”。青岛这里基本听不到996加班文化,这里的人民似乎天生就懂工作的和生活的。下班之后叫上三两好友,在街上随便找处夜市路摊,扎啤用塑料袋拎一袋上来,烤海螺扇贝什么的是必须吃的,喝着吹着海风的日子简直好得不得了。
青岛这座城市本身的环境,也没话说。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八个字几乎为青岛而生。老城区有很多德国人留下的一些老建筑,走在八大关的街道上,有一种来到了欧洲一个小镇的感觉。新城区又出现许多高楼,充满现代化的气息。古典与现在完美交融,这样的青岛很层次。青岛市民的休闲设施很到位。不仅仅是崂山这样的大山,城里面也有大片的森林公园。每个小区的边上,健身的地方也是修的一溜好。这就意味着城市的管理者,是诚心诚意为了大家的身体和生活质量的。长久居住的角度去考虑,在青岛工作不是问题,同时还能享受到相当高的休闲品质,这样的宜居指数放在厦门前面确实是正常的。
聊了上面这四个榜上的城市之后。接下来我们来聊聊,不在名单上但是大家都感觉可惜的城市有哪两个。从生活境况到南京也有自有一番情调。作为六朝古都,这座城市历史底蕴太深厚了。明城墙、 总统府、中山陵,这里都负载着沉重的历史。但是,南京也不是个老态龙钟的城市,它有现代化的新街口商圈,也存着秦淮河畔的桨声灯影。春天到鸡鸣寺看樱花、秋天去栖霞山看枫叶、夏天到玄武湖公园乘凉、冬天泡汤山温泉,春来秋往、夏往冬来都有好去处。在同等级城市中物价还算友好。
为何一个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城市会落榜呢?想想原因可能有些凡尔赛。不是问题出在南京,而是问题出现在它所在的“包邮区”—江浙沪皖这带,太卷了。看看南京周围的城市,苏州,园林甲天下,经济发展得很强;杭州,人间天堂,互联网经济的核心地;扬州,慢生活模范城,一碟烫干丝都吃得很有幸福感;再说无锡,绍兴,哪个风景不如画,生活不富裕呢?在这神仙打架的地带宜居城市的竞争就显得非常激烈。南京固然很优秀,不过它的邻居也是能手,大家都有各自的优点,评选的时候,也许就是因为微小的差别才输掉比赛。
另一个没有上榜的是丽江。对于丽江没有被选中我到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服气的,并没有一点惊讶。并不是说丽江不好,恰恰相反,作为旅游景点,丽江简直太完美了。雪山、 古城、蓝天、白云,再加上独有的纳西文化,组成了都市人致命的吸引力。很多人说想要开个丽江的小客栈,日日暖阳,逗狗养鸡,当一个神仙一样的人。丽江的消费水平,在旅游城市里算是较为合乎理性的,并不特别离谱。
我们得把“适合旅游”和“适合居住”两个概念分开放来看。宜居最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就是生活的便捷度,交通又是一切便捷的核心要素。丽江最缺的就是交通。现在虽然也有机场有火车站了,但是跟那些交通枢纽城市相比,就是一般般。去很多大城市的路要么得转机,要么得坐很久的火车。即使去了丽江,城市的公交系统以及前往周边景区的公交系统都有进一步的发展的空间。游客走路花点时间不打紧。但对于一个普通常住的人来说,出去一趟或者上下班都不方便,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的。丽江没能进入宜居城市前十的原因是“硬件”上不行。它就像是一个很漂亮的世外桃源,咱们可以偶尔来这里住住,把自己心灵洗一洗,不过如果想要在这里定居生活的话,还要再想一想才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