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移动的彝绣博物馆”,一趟穿越风景的文化之旅。新成昆铁路上的“楚雄彝绣”专列首发,让旅途成为感知云南民族文化的流动盛宴。
“还有几分钟的时间,D275次新成昆铁路‘楚雄彝绣’专列将从成都南站首发。这列充满民族风情的动车组将穿越成都、西昌、攀枝花等地,最终抵达昆明和西双版纳,将千年彝绣文化沿铁路线传播,成为连接滇川两省的“移动文化长廊。”身旁是熙熙攘攘的乘车人流,头戴鸡冠帽、身穿彝族服饰的记者龙楠站立在四川成都南站的站台上,向镜头前款款介绍。
这趟“楚雄彝绣”专列的首发,是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的重点推介活动之一,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共楚雄州委宣传部、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及成都铁路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列车从成都出发,驶向西双版纳,串联起滇川两地的文化脉络,让乘客在旅途中便能感受楚雄彝绣的独特魅力。
车窗映着沿途变化的风光,车内却流淌着千年的文化脉络。步入专列车厢,旅客立刻被浓郁的彝族文化氛围包围。车厢过道、行李架底部、椅座头靠上的彝绣广告尤其亮眼,由深至浅紫底渐变的底纹上,精美刺绣纹样如山间马缨花般绽放。每一针都藏着楚雄大山的灵气,每一线都牵着彝族同胞的匠心,那些曾在绣片上静静绽放的图案,此刻正随着列车的节奏,在旅途中鲜活起来。
新成昆铁路作为连接滇川的交通大动脉,为彝绣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平台。铁路部门开创的“铁路+文化+旅游”模式,让这条“钢铁动脉”成为移动的文化展示窗口。“楚雄彝绣”专列覆盖了成都、夹江、峨眉、西昌、米易、攀枝花、楚雄、元谋、禄丰、广通、昆明、玉溪、墨江、普洱、西双版纳等地,进一步拓宽彝绣传播边界、提升品牌影响力,让这门千年非遗技艺走进更广阔的大众视野。
这趟专列更是一条连接风景与生活的纽带。从成都的烟火市井出发,穿越川滇的层峦叠嶂,最终抵达西双版纳的椰风暖浪。沿途的自然之美与车内的人文之韵相互映衬,让“楚雄彝绣秀出美好生活”不再是一句标语,而是实实在在的体验。“看到了这些彝族歌舞展演、走秀展示,觉得很漂亮,感到很新奇,10月中旬有时间的话想去楚雄时装周看看。”从成都出发前往元谋的乘客朱桂芝被列车上的彝族文化所吸引,她介绍,“我们是从2020年就在元谋买了一套住房,那里物价便宜,水果蔬菜丰富,冬天暖和,我们一年都要去住好几个月。”
“楚雄彝绣”专列的开通,为“旅居楚雄”体验提供了新的起点。旅客不仅能在列车上感受彝绣文化,还能沿途下车,深度体验楚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
专列途经的元谋,近年来正成为旅居养老的热门目的地,大批来自各地的中老年人到元谋长期居住,深度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元谋县地处滇中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光热充足,是冬季康养旅居的胜地。旅居元谋可赏旖旎秀丽的金沙江风光,可观独具特色的土林奇景。因独特的热坝气候和充足的日照阳光,造就了这里蔬果丰饶、滋味鲜甜月月都有新鲜的水果上市,满满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专列还途经广通、禄丰。近年来,禄丰市依托恐龙、温泉、古镇、古驿道、古关隘、古石桥、鲜花、美景、美食及民俗风情等丰富资源,着力探索多元旅居新业态。依托罗次温泉历史文化底蕴,打造“王妃故里,温泉漱玉”品牌;把锶泉酒店打造成康养的理想港湾;借助世界顶级的恐龙化石资源,将世界恐龙谷栖龙湾温泉打造成四叶级中国绿色饭店、云南省十佳温泉、中国博鳌第五届国际金汤奖全国“最佳精品温泉”;依托土官万亩桃园,建成了桃源仙府溶洞温泉;利用星宿江峡谷独特的自然风光,打造星宿江峡谷氟温泉。
旅居楚雄,不再是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游客可以参观彝绣车间,了解绣娘们如何“背着娃、绣着花、养好家”的温暖故事,甚至可以亲手体验彝绣制作,将独特的文化记忆带回家。
“我现在就在西双版纳站。这趟‘彝绣文化之旅’专列从蓉城成都跨越山川,抵达澜沧江畔。它不只是一趟列车,更是一座移动的‘彝绣文化馆’,一个行走的‘民族文化客厅’。让旅客从‘途经楚雄’到‘读懂楚雄’,从‘欣赏彝绣’到‘爱上彝绣’。这趟专列的文化之旅还将延续,让更多人体验非遗与旅行融合的独特魅力。”21时48分列车抵达终点,记者龙楠在西双版纳站站台上进行报道。旅客带走的不仅是旅行的记忆,更有一帧帧与彝绣相关的温暖画面。这趟专列成功地将“绣出美好生活”的理念传递给了每一位旅客,让千年非遗在现代交通中绽放新的光彩。
随着“楚雄彝绣”专列飞驰在新成昆铁路上,更多旅客将目睹绣娘们指尖的艺术。这趟列车不仅承载着旅客到达目的地,更承载着千年非遗从区域特色向“世界语言”持续升级的梦想。
记者丨 李薇薇 李旸 杨继荣 龙楠 摄影报道
编辑丨 尹得媛
来源丨楚雄州融媒体中心
一审丨 尹得媛
二审丨李仕霖
三审丨符文华
©楚雄州融媒体中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