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北京研学之旅的第四天,也是我们在北京的最后一个完整的日子。清晨六点半,天刚蒙蒙亮,我推开房门就听见走廊里传来清脆的棋子碰撞声——李之尧和苏啟程正坐在方桌前摆象棋“残局”,其他几个孩子围在旁边出主意,连平时爱睡懒觉的徐紫然也凑在一旁,眼睛睁得圆圆的。“张老师,快来帮我们看看,这步棋怎么破?”李之尧一看到我,立刻招手。我笑着走过去,陪他们玩了两局,直到七点半,才催促大家去洗漱、准备吃早餐。
八点整,我们在楼下食堂用餐。早餐依旧丰盛,馒头、包子、鸡蛋、小米粥一应俱全。孩子们似乎都知道今天要爬长城,个个都多吃了半碗饭。陈羿更是把盘子里的肉包和鸡蛋吃得干干净净,拍着肚子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当好汉!”八点半,我们准时登上大巴,向居庸关长城出发。
车子驶离市区,窗外的风景渐渐从高楼变为青山。起初还能看到零星散布的村庄,后来便只剩下连绵的山峦。山上的植被郁郁葱葱,宛如覆盖了一层绿色的绒毯。孩子们趴在车窗边,兴奋地讨论着“长城是不是像电视里那么长”“烽火台是不是真的能点火”,车厢里洋溢着期待的笑声。
大约一小时后,大巴抵达居庸关长城脚下。刚下车,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今天晴空万里,阳光毫无遮挡地洒向大地,连空气都灼热发烫。抬头望去,居庸关长城如一条巨龙,蜿蜒盘踞于高山之巅。青灰色的砖石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巍峨壮观。“天下第一雄关,果然名不虚传!”汪总感叹道,孩子们也纷纷发出“哇”的惊叹,有些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向上冲。
我们跟随导游穿过检票口,踏上长城的石阶。起初大家劲头十足,毫不觉得累:陈羿一边大声欢呼,一边奔跑,还不时回头喊“张老师,快点!”;李之尧和苏啟程并肩而行,一边走一边观察城墙砖痕,讨论“这砖是不是明朝的”;姚佳茵、姚佳圆两姐妹则慢慢走着,不时停下来拍照,想将每一处风景都记录下来。我们踏着一级级承载千年历史的石阶,石面被岁月磨得光滑,仿佛还留有古代戍边将士的足迹。不一会儿,我们就轻松登上了第一座烽火台。
烽火台内部宽敞,四壁设有通风的箭窗。站在箭窗前远眺,可见山峦起伏、长城蜿蜒,景致格外壮阔。我们在台内稍作休息,孩子们拿出水壶喝水,还有人分享随身带的零食。休息约十分钟后,我们继续前进。
爬了二十多分钟,孩子们逐渐显露出疲态。太阳越来越烈,汗水顺脸颊流下,浸湿了衣襟。有人开始喘粗气,脚步也慢了下来。“我们歇会儿吧!”徐天添擦着汗说。我们找了一处阴凉的台阶坐下,我给孩子们递纸巾擦汗,汪总则在旁鼓励大家:“加油啊,离第二个烽火台不远了,坚持就是胜利!”
休息片刻,大家重新出发。这一次孩子们走得更稳了,不再奔跑,而是互相搀扶——有的拉着前面同学的衣服,有的手扶城墙。终于,第二个烽火台也被我们成功抵达。站在其中,清风拂面,比之前凉爽许多,孩子们的精神也稍有好转。
然而前往第三个烽火台时,不少孩子已精疲力竭。这段路不仅更长,石阶也更加陡峭,有些地方几乎需手脚并用才能攀上。徐天添坐在台阶上,耷拉着脑袋说:“我爬不动了,不想爬了”;郑一涵也皱着小眉头轻声说:“腿好酸。”我赶忙走过去鼓励她们:“再坚持一下,马上就第三个烽火台了,到了那儿我们好好休息!”“你们想,‘不到长城非好汉’,咬咬牙,目的地已经不远。现在放弃多可惜!我们不急,慢慢走,一定能到!”在我的鼓励下,落在后面的几个孩子重新站起来,彼此打气,咬紧牙关一步步向上爬。
此时阳光更加炽热,跑得快的同学早已不见踪影。剩下的路径越发陡峭。举目远眺,但见群山耸翠,如万马奔腾,苍莽辽阔,两侧层峦叠嶂,雄浑壮丽,令人逸兴遄飞。
一路上,我们还遇到不少小动物:有粗长的蜈蚣在石阶上慢慢爬行,有个头超大的蟋蟀蹦跳着躲进草丛,还有几只彩蝶在花间翩翩飞舞,为这段艰辛路程添了几分乐趣。孩子们见状也暂时忘了疲惫,有的小声讨论“蜈蚣有没有毒”,有的追着蝴蝶跑了几步,气氛轻松了不少。
经过近一小时的攀爬,我们终于抵达此行的目的地——居庸关长城的一处制高点。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郁郁葱葱,阳光穿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而那蜿蜒的长城,如巨龙盘踞山巅,从脚下延伸至远山尽头,壮丽景象令人不禁感叹“不虚此行”。
终点是一座背倚敌楼而建的商店,专卖饮料和文创产品,此时已人满为患。先到的孩子们只能露天坐在台阶上休息——全然不顾头顶烈日。看到我们也爬了上来,他们顿时来了精神,立刻围到我身边,兴奋地讲述方才的艰辛历程。
为鼓舞士气,早上出发时我曾许诺——最先到达目的地的孩子将获得一份特别奖励。没想到,十几位孩子中,清瘦文弱的李之尧脱颖而出、拔得头筹;更让我意外的是,年龄最小、个头最矮的姚佳圆竟是女生中的第一、全体第二个登顶。此外,一些年龄小、体力稍弱的孩子,如陈羿、陈沐晨等,原本我以为他们难以到达,却凭借顽强意志克服高温与劳累,最终胜利登顶。
言出必行,于是我问李之尧想要什么礼物,他说想要一块刻有自己名字的奖牌。我自然满口答应——正好商店里不仅有这类礼品,还有现成的刻字师傅。不过片刻,他的脖子上就挂上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虽明知只是镀金,李之尧仍兴高采烈,如获至宝,解下来后郑重收藏起来。
其他人我自然也没忘记。我问姚佳圆想要什么,她说还没想好,等下山再说。陈羿这次不仅取得第六名,第二天恰逢他的生日。于是我问他,是想要长城主题的礼物,还是与明天要去的清华大学相关的礼物。他犹豫片刻,选择了后者,我欣然应允。
因天气炎热,我们休息二十分钟、拍些照片后,便启程返回。下山比上山轻松些,但孩子们的腿仍有些发抖,有人扶墙慢行,有人干脆坐在台阶上一点点向下挪。我走在最后,不时提醒“慢点,小心滑倒”。看着他们互相照顾的样子,我心里暖暖的——这段长城之行不仅让他们体会到“坚持”的意义,也学会了“互助”。
不过途中还是发生了小意外:姚佳圆和徐天添手拉手下台阶时不慎跌倒,一起滚了下去,幸好及时止住,但膝盖仍磕青紫了一块,让大家吓了一跳。但两个小姑娘非常坚强,自始至终没喊一声痛,只稍事休息就又继续下山——后来到大巴车上才擦了碘伏。
中午十二点半,我们回到长城脚下。我特意去附近纪念品商店买了一些小礼物,打算晚上分发给孩子们,人手一份——有北京各景点的冰箱贴、造型别致的小挂饰,还有几个卡通小人偶。作为本次爬长城的亚军,姚佳圆可以自己挑选,最后我给她买了一个金光灿灿的小算盘。
嗯,小姑娘,有眼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