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在城市里生活久了,总觉得喘不上气?
每天关在狭小的格子间里,穿梭在一趟趟拥挤的地铁中,乏味又疲惫。
如果是这样,说明你该出去走走了。
古罗马哲学家圣·奥古斯丁说过:“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读了一页。”
你的苦恼难以消解,只因未见过更广阔的天底。
今天晚君为大家带来10部高分旅游纪录片,它们由世界最顶级的团队,历时数年拍摄而成,记录了地球上最美丽的风景和最动人的故事。
看完之后,你就会知道,这个国庆,我为什么劝你要出去旅行。
1
阅山河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但现实会让我们意识到,一个人能走遍的地方总是有限的。
而旅行纪录片,就是我们通往世界的窗口。
任意打开其中一扇,你便能穿越时空,领略到未曾见过的风光。
在纪录片里,你可以站在白茫茫的雪山脚下,感受苍穹的辽阔,亦可以潜入深蓝海底与鲸鱼共舞。
可以躺在一望无垠的沙漠里,观赏漫天星河,又或是闭起眼来,静静聆听宇宙的静谧。
当然镜头里传递的,远不止如此。
自然会以它本真的面貌,告诉我们万物有道。
如太阳东升西落,四季循环往复,景色随之变换,这叫做“轮回”;
如江河分作万千溪流,奔向各地,却又终归大海,这叫“圆满”。
又如落红化作春泥,以死亡滋养新生,寓意着“生生不息”。
阅尽山河,方知其壮阔。
以下三部纪录片,推荐给热爱旅行的你。
1.《地球脉动》
豆瓣评分9.7
这部纪录片由BBC耗资八百万英镑,历时2000多天制作,拍摄跨越了世界62个国家,200余个地点。
镜头聚焦于人类很少涉足之地,汇聚了全球最极致的风光:
从深海到极地,从雨林到沙漠,各种自然奇观,无所不有。
种种画面,哪怕只是看上一眼,就会永生难忘。
2.《美丽中国》
豆瓣评分9.3
想了解世界,必先了解中国。
《美丽中国》用6集内容,展示了这片土地上的奇迹。
从富饶江南到原始西藏,从东北林海到彩云之南,景观之壮阔,物种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透过镜头,我们有幸看到了中国的另一面——野性、辽阔、生机无穷。
可以说,这不只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封写给中华大地的深刻情书。
2
见众生
蔡崇达在《皮囊》里写道:
旅行教给我最大的一个道理是,世界上原来真的有很多很多种人,用五花八门的方式生活着。
旅行,是见众生最直接的方式。
在纪录片里,我们能去到世界各地的国家,感受不同的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
也能在那些新奇的故事里,窥见众生相:
看西藏衣衫破旧的朝圣者,一步一叩头,额头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也要抵达圣地;
看拉美的年轻人,拿着微薄的工资,但音乐一响,就能当场摇摆起舞;
看印度贫民窟的孩子,眼神里天真与狡黠共存;
看威尼斯的老船夫,每天摇着古老的桨,哼着家乡的小调......
他们是那样地真实、那样地有生命力。
这些奇遇,让我们明白:
我们习以为常的,不过是世界的一个片面。
在看不见的地方,有暗潮汹涌,也有幸福无穷,生活的可能性远超你的想象。
旅行,它让我们放下心里那份优越感,知晓世界的参差,消除个人偏见。
这份认知,是行走世间最宝贵的礼物。
3.《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豆瓣评分9.1
导演杨帆为了追寻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骑行万里,跨越多国。
蒙古的草原骑手、俄罗斯的叛逆画家、芬兰的重金属少女……他们背景迥异却共享生命起点。
镜头展现了不同文化境遇中,命运如何被塑造,又如何因选择而分岔。
它让我们凝视世界的参差,更思考自我存在的另一种可能性。
4.《脸庞,村庄》
豆瓣评分9.1
两位法国艺术家一见如故,相约驾驶小货车,一路穿越了法国村庄。
他们前往矿堆、农场、钟楼,用巨幅的黑白照片,把普通人的脸庞贴在了墙上,构成一道道风景。
这部片子色彩鲜艳,节奏轻盈。
它让我们看见,每个平凡的人,都在认真又可爱地生活。
5.《我住在这里的理由》
豆瓣评分9.2
这是一部“没有脚本”的纪录片,镜头朴素却直击人心。
它跟随演员阿部力,探访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普通人——在日本教中文的河南大叔、在非洲做贸易的温州商人、在柏林开画廊的上海姑娘……
不问成就高低,只问那句:“你为什么选择住在这里?”
答案关于梦想、爱情、机遇,或只是一次偶然。
它让我们意识到:生活的选择竟可如此辽阔,而“故乡”的真正意义,是心之所安。
3
寻自己
文学小说里,有一种经典范式,叫做“英雄之旅”。
意思是,当主人公离开了熟悉的环境,进入一段未知的冒险,百经试炼,才能实现真正的蜕变。
现实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每天都待在一样的环境里,走同样的路,重复同样的事,生活会与一潭死水无异。
久而久之,连你都会看不起自己。
只有不断地迈出去,接触新东西,人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机。
跟随纪录片中的人物,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
比如突发状况如何应对?
历尽辛苦却错过美景,该如何释怀?人在他乡如何缓解孤独,又该怎么和其他人相处?
而这一切,最终都指向了一个终点:
寻找自我。
只有脱离了日常轨道,人才有了更多自我检验的机会。
那些走过的万水千山,经历过的艰难险阻,最终都会内化为你的精神格局,让你变得强大而坚韧。
缺乏内心力量,就看看这几部纪录片吧。
6.《河西走廊》
豆瓣评分9.7
这是一部史诗级纪录片,以丝绸之路为脉络,串起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和人物事迹。
镜头穿越的不只是地理长廊,更是一条精神之路。
在片中,我们能追寻张骞的孤勇、霍去病的豪情、玄奘的坚韧。
他们在荒芜中坚守,在绝境中开拓,折射出中国人骨血里的顽强与理想。
行走在历史的风沙中,我们终将遇见那个不被现实磨灭、赤诚的自己。
7.《我们的侣行》
豆瓣评分9.0
一对夫妇变卖所有资产,筹集了八千万,开启了世界上最硬核的环球探险。
他们曾在太平洋上遭遇暴风骤雨,在索马里直面武装分子枪口,在切尔诺贝利核禁区测量辐射值。
镜头记录了许多极端环境,也见证了这对伴侣在死亡边缘的互相扶持。
这趟旅程让我们看到:
真正的探险不是征服世界,而是挑战自我。
8.《搭车去柏林》
豆瓣评分9.3
美籍青年谷岳与导演刘畅三个月、仅靠陌生人的帮助,从北京一路搭车抵达了柏林。
期间,他们穿越了16个国家,经历88次搭车,遇到了无数意外与惊喜。
这部纪录片最动人的不是终点,而是过程:
当剥离所有社会身份,仅以最原始的方式与世界相遇时,他们重新定义了自由、信任与勇气。
4
得自在
美国权威期刊《环境心理学》曾发布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
一次2到3天的旅行,就能显著缓解人的压力,即便是回到了日常工作后,这种积极效应也能持续数周之久。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旅行疗法”。
从这个角度上说,旅行不仅是放松,更是一场另类的“叛逃”。
它让我们得以从工作、账单这些烦恼中脱身,投身于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环境。
当你身处在一片湛蓝的天空之下,呼吸着森林里的新鲜空气,耳边是潺潺流水,一切烦恼都会被抛在脑后。
那些肩上的压力、内心的纠结、世俗的成败,也都会变得极其渺小。
每个紧绷的人,都需要一场旅行。
一路行走,一路释怀。
待你归来时,你便会拥有一个被清风涤荡过、自在轻盈的灵魂。
疲惫的时候,不妨打开其中一部纪录片。
让身体行走于大地,让灵魂自由呼吸。
9.《轮回》
豆瓣评分9.1
这是一部没有台词却直击心灵的视觉诗篇。
跟随镜头,你将见证吴哥窟清晨的僧侣行列,沙漠中随风转动的经幡,还有都市里川流不息的人群。
这些看似无关的画面,共同诉说着一个真理:万物都在循环往复——潮起潮落,昼夜更替,文明兴衰。
当你沉浸在这部影片中,会渐渐忘记时间的流逝,找到内心的宁静。
10.《神话的森林》
豆瓣评分9.1
这是一场沉浸式治愈纪录片。
该片多采用微观镜头,以极致的耐心捕捉到德国森林的四季律动:
嫩芽破土而出,蜘蛛在晨露中织网,鸟儿互相依偎,光影浮动......同时伴随着大量自然的原声。
每一帧都散发着静谧的魅力,是焦虑时代的一剂视觉解药。
▽
回到最初的问题:旅行有什么意义?
我想,从这些纪录片里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旅行不是为了逃离,而是为了找回。
阅天地,方知身如微尘;见众生,始怀敬畏之心。
我们一路风尘仆仆,跨越山海,为的不是消失在远方,找回对这个世界的热爱,拥有重启人生的力量。
点个赞吧,这个国庆,愿你每一次出发,找到自己的诗与远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