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零下6℃穿着厚羽绒服,室外30℃穿短袖,一墙之隔“穿越季节”。9月29日,深圳·前海冰雪世界试营业,深圳人终于迎来家门口的“冰天雪地”。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配备5条专业雪道,最大垂直落差达83米……前海冰雪世界不仅是一个滑雪场,而是深圳促进文旅融合、体育竞技交流的又一阵地,更是深圳文旅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新引擎,助推冰雪经济在南国热土上持续升温。
新添“冰雪新地标”
“在新雪道上滑雪,感觉特别好!”陈艺文是香港滑雪协会的一名职业滑雪运动员。在她看来,前海冰雪世界十分专业,长度够、设施新、温度适宜、坡度舒服、缆车也很快,完全能满足日常专业训练需求,也能为滑雪爱好者提供优质的训练与交流场地。
如同陈艺文感受到的那样,前海冰雪世界是全球规模最大、纬度最低、垂直落差最高的室内滑雪场,集运动、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将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冰雪新地标”,让市民和游客在北纬22°的深圳充分感受冰雪魅力,为粤港澳大湾区文体旅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全球冰雪文旅新标杆,前海冰雪世界在游客体验方面实现多项突破:采用第六代分布式造雪技术,模拟天然降雪的“冰晶成长”过程,雪质细腻,含水量仅8%,接近真雪体验。场内配备高效运力系统,双索道与多魔毯每小时运力可达3200人次,有效提升游玩效率。还设有“超雪荟CLUB”高端会客厅及港澳跨境直通巴士服务,打造科技赋能、沉浸式体验的冰雪新场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以来,深圳相继诞生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谷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经典地标,见证城市文旅产业强势崛起的发展历程。前海冰雪世界的亮相,则为大湾区文旅产业带来全新可能。
暨南大学深圳校区管委会副主任、高等健康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李舟认为,前海冰雪世界将深刻改变深圳城市旅游格局,填补大湾区高质量冰雪旅游产品空白。“大湾区现有的冰雪旅游产品,规模小、内容单一,前海冰雪世界兼具专业性和娱乐性,极大地丰富冰雪产品内容。”
南方冰雪消费“热力四射”
试营业当天,许多市民装备齐全、候在检票口,期待能够第一时间“尝鲜”。记者了解到,9月29日、30日的门票已全部售罄。
为何在南方城市,冰雪经济“热力四射”?
深圳市旅行社行业协会副会长吴继东认为,过去冰雪运动对南方人来说是季节性的稀缺资源,但前海冰雪世界把雪场搬到深圳人的家门口,全年365天都可以体验滑雪,在珠三角可以培养一大批冰雪运动爱好者。“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约有8000多万人口,高净值客群占比全国领先,经济基础为冰雪消费提供坚实支撑。”
在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下,202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李强强表示,深圳以“全季冰雪生态圈”重塑南方冰雪经济格局,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引进国际顶级冰球赛事,冰雪装备制造挺进高端赛道,以年均超50万人次的冰雪消费活力初步构建起辐射大湾区的“1小时冰雪经济圈”。
多元业态活力迸发
“乐,不止于雪”。
前海冰雪世界推动消费模式从一次性体验消费,向技能提升消费转变。前海冰雪世界将依托热雪奇迹体育成熟的滑雪教学培训体系,为青少年提供科学系统的“3阶12级”课程,实现从滑雪小白到专业竞技的全周期进阶路径。项目还与深圳市滑雪协会合作,打造“校地共建、产教融合”的冰雪人才培育体系。
突破传统冰雪场景,前海冰雪世界打造潮流品牌集合、极限运动体验、专业赛事平台及垂类社群运营的复合生态。如引入大湾区最综合的户外极限运动社区——CITYWILD超感公园,打造华南最深33米室内深潜基地等。
在就业和经济带动方面,前海冰雪世界投运后,预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2000个,间接带动周边产业链新增就业逾万人。据《中国冰雪产业白皮书》预测,粤港澳大湾区冰雪产业规模五年内有望突破300亿元。
目前,前海冰雪世界与前海石公园、宝安体育中心等地标串联开发活力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与深圳机场凯悦酒店、深圳机场希尔顿逸林酒店,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洲际酒店、皇冠假日酒店等周边约30家酒店推出“雪票+住宿”住滑套餐,联合深圳国旅新景界、中国旅游集团、永东巴士等市内外60余家头部旅行社和Klook客路等OTA平台推出线路组合产品。
冰的世界,火的人流。从雪场周边悄然兴起的装备门店,到商圈内持续升温的消费场景,前海冰雪世界不仅点燃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更以“冷资源”激活“热经济”带动周边业态协同发展、活力迸发。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