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了吗?
静安寺附近突然“空降”
一座敦煌莫高窟!
不是展览,不是仿建
而是一家以敦煌220窟为原型的
沉浸式快闪空间
作为上海国际光影节静安分会场、“闪亮·上海 静安光影季”的重点项目,洞见 220·敦煌奇境嘉年华活动中,这座名为“洞见220”的石窟景观刚一现身,便吸引了一批“敦煌迷”纷纷前来打卡——其中更不乏深藏不露的文化学者、艺术策展人、双语讲解员……仿佛这不是一家临时快闪店,而是一场召唤敦煌文化爱好者的都市秘境。
为什么偏偏选220窟?
220窟是敦煌艺术的巅峰代表之一
绘有精美乐舞壁画、供养人像等
但由于保护需要
如今已不再对公众开放
也正因如此,能够在上海以“等比例+光影”的方式重逢此窟,显得尤为珍贵。
快闪店不仅还原石窟风貌,更提取了壁画中的典型元素:
舞姬手势化作咖啡拉花
“莲花阮”乐器变身文创产品
墩厚可爱的“石敦敦”
化身敦煌守护者玩偶……
传统文化,一下子变得
可触摸、可品尝、可带走
令人惊喜的是
前来探店的观众中
藏着不少真正懂敦煌的人
策展人黄伟,带着1994年版的敦煌壁画临摹本而来。他从壁画中读出了唐代服饰、丝路商旅——在他看来,敦煌不是陈旧遗产,而是永远鲜活的文化符号。
双语推广人李忠陈毕业于上外高翻学院,深受常书鸿先生影响。他致力于用中英双语讲述敦煌,因为他相信,“一颗种子可能改变一个人”,一如当年常先生在塞纳河旧书摊偶遇《敦煌石窟图录》。
提及敦煌
必说常书鸿
这位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艺术家,早年留学法国,事业正盛时却因一本敦煌图录毅然归国。上世纪四十年代,他抛却巴黎光环,辗转数月抵达莫高窟,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在荒芜中守护洞窟,临摹保存无数濒危壁画。
正是他和一批前辈的坚守,220窟中西域风情的胡旋舞、唐代乐队的华丽阵容,才得以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如今在上海
220窟的故事被续写
静安公园外,石窟伫立如时空之门;虹口巴金图书馆外,光影将“燃灯祈福”映满老建筑。音乐人徐郁超以“反弹琵琶”为灵感创作主题曲,舞者执莲花阮起舞,仿佛从壁画中走下。
这一切,不只是还原,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当代对话。
有人说,敦煌大漠苍茫
离上海很远
但当你走进这片“都市石窟”
接过一杯印着飞天手势的咖啡
通过双语讲解
聆听和感受背后的故事
或是在夜晚灯光中凝视一段幻影舞姿
——你就明白:敦煌从未远离
它正以新的方式
活在这座城市的文化脉搏里
今晚十点半
锁定东方卫视《下一站》节目
和洋朋友们一起
打开属于上海的奇遇
(也可登录看看新闻App网上收看)
小坊福利
有机会获小坊送出的礼品
坊友们千万别错过!
编辑:朱子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