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晚,当中国新闻周刊询问漠河北极村悠然山居民宿酒店老板王志秋今年“十一”民宿预订情况时,他发来了一系列的照片,“现在可以看北极光了”。
此时的漠河北极村,一群人正在户外看极光,整个天空被红色、紫色、绿色光影覆盖。王志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漠河旅游热度一直很高,叠加极光效应,国庆期间游客数量有望超过去年。
由于国庆与中秋相逢,今年假期长达8天,如果额外请假3天,还可拼出长达12天的超长假期。这一特殊假期结构,催生了多元化的旅行需求。
中国新闻周刊综合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发现,今年“十一”假期出行呈现出明显的前移特征,“00后”已成为出行主力人群,在旅游方式上更追求深度与个性化体验。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出游高峰预计从9月27日持续至10月12日;飞猪发布的《2025中秋国庆假期出游风向标》显示,在拼假策略带动下,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的旅游预订节奏较去年提前约3.5天。
与此同时,同程旅行数据显示,9月29日从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出发的热门车次车票在开售1小时内即告售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城际高铁也一票难求。
“国门游”和“边境游”成为新亮点
一位在北京从事IT行业的受访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国庆假期,他凑出了12天的长假,计划与朋友自驾前往独库公路,再经奎屯—阿勒泰高速抵达阿勒泰,“去看看李娟笔下的阿勒泰秋景”。

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禾木景区风光。图/图虫创意
事实上,超长假期正推动更多游客开启环游中国的旅程。相关数据显示,与往年相比,今年“国门游”和“边境游”热度显著攀升,正从地理边界转变为具有广泛吸引力的文旅IP,成为国庆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临近“十一”小长假,“国门景区”搜索量同比上涨40%,新疆、黑龙江、云南、广西、吉林、内蒙古成国门游、口岸游热门省份,广州、上海、北京、成都、西安、南京游客搜索热度最高。其中,新疆国庆文旅订单量增速达103%。
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德丽达·那比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十一”期间,阿勒泰市与布尔津县喀纳斯、禾木的酒店订房率在85%以上,预计游客人数将超往年。

墨脱果果塘大拐弯。摄/陈淑莲
墨脱县加热萨乡党委书记高荣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随着墨脱格林村、仁青崩景区等打卡点完成改造,以及扎墨公路路况提升,今年墨脱旅游吸引力明显增强,预计国庆中秋期间游客数量将创新高。
他说,今年来墨脱旅游的道路将更通畅,“扎墨公路相关路段的坑洼处已维修,我们还在嘎隆拉隧道等处增设了实时监控”。
“国门游”也带动一些边境城市酒店预订热度上升。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9月1日以来,“云南磨憨口岸附近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417%,新疆“霍尔果斯口岸附近酒店”搜索量上涨263%,内蒙古“二连浩特国门景区附近酒店”搜索量上涨700%,广西“东兴口岸附近酒店”搜索量上涨175%。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兼具地理交汇与文化融合特色的省际交界城市成为出行热门。
据携程数据,临近“十一”小长假,位于多省(区、市)交界处的城市假期订单量同比增长58%。其中,云、贵、川三省交界的昭通预订量同比飙升95%,游客可通过“一日一省”的旅程高效体验三省风光;而地处赣、粤、湘、闽四省通衢的赣州,以独特的客家文化与红色历史吸引大量游客,订单量同比增长70%,成为跨省文化体验的重要目的地。
“00后”成为出行主力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今年国庆文旅预订同比增速达73%,“00后”年轻游客占比达62%,已成为假期出行的绝对主力。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研究员王笑宇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指出,年轻群体的旅游与消费兴趣正呈现下沉和多元化趋势。他们更青睐小众路线及深度主题体验,如博物旅游、工业旅游、影视取景地旅游和美食旅游等。与前往传统热门景点相比,他们更注重个性化与文化认同,也更容易受到社交媒体的“种草”影响。
王笑宇强调,随着年轻游客成为出行主力,其目的地选择呈现“泛目的地”特征——不再局限于特定热门城市,而是在同类目的地中优先选择体验更优、性价比更高的选项。这一变化直接带动了一批小众目的地的热度上升。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国庆中秋假期出行的国内机票搜索热度增幅最大的城市分别为:伊宁、泸州、海拉尔、揭阳、赣州、扬州、徐州、芒市、阿勒泰、遵义。上述目的地的机票搜索热度同比增幅均超60%。
深圳大学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杰武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个“十一”小长假,度假式休闲成为主流,以往追求多地观赏更多景区的游玩方式,逐渐被度假式休闲代替,“不做旅游特种兵,而做深度文化体验者”。
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5年国庆黄金周国内游趋势报告》显示,这个小长假,辽宁本溪枫叶搜索量环比激增20%;重庆巫山红叶因明星打卡成为现象级目的地;远途目的地中,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酒店搜索量同比飙升60%,“看日照金山”“草原骑马射箭”等沉浸式体验催热特色场景消费,推动旅游从“打卡式观光”向“深度化体验”转变。
与此同时,早市成为年轻游客感受在地文化与人间烟火气的重要去处。美团旅行数据显示,9月前半月,“早市附近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70%。吉林集安早市、沈阳小河沿早市、黑河国际大早市、哈尔滨红专街早市、天津西北角早市、锦州石桥子早市、唐山赵庄早市、西安小南门早市、伊春升辉早市、柳州青云早市,成“早市附近酒店”热门搜索目的地。

黑河早市。图/图虫创意
值得期待的是,多项数据表明,今年国庆假期旅游热度有望创下历史较高水平。第三方出行平台“航班管家”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民航预计执行客运航班总量达13.9万班次,日均超1.7万班次,同比增长5.7%。据航旅纵横数据,截至9月23日,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已突破871万张,日均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3%。携程数据显示,“十一”小长假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
飞猪数据同样反映出强劲增长。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包括机票、酒店、门票、租车、线路游等在内的假期出游商品预订量均大幅超越去年和同为8天连休的前年。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接受媒体公开采访时表示:“即将到来的国庆中秋8天长假是2025年的最后一个长假,也是我们冬季旅游前面的一个最佳的长线出游的窗口期,综合各方面的数据来看,今年的国庆中秋长假将会创造历史新高,无论是出游的人数还是旅游的消费都会达到历史的一个高峰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小长假期间,高星级酒店订单人次同比增速115%。王笑宇指出,该增长主要源于价格下调带来的性价比提升,而非消费升级。他说,今年高星级酒店均价低于去年同期,说明消费者在选择时仍高度关注成本效益。
他进一步表示,年轻群体普遍追求理性消费与高性价比,中老年群体虽更注重品质,但对价格同样敏感。整体来看,今年“十一”小长假期间,旅游市场呈现出“既要好产品,又要性价比”的共性需求。
记者:陈淑莲(149793680@qq.com)
编辑:孙晓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