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范天汝 通讯员 余武兵)中秋国庆佳节将至,武汉市交通运输局以“安全、畅通、便捷、有序”为核心目标,从客流研判、运力调配、执法监管、便民服务等多维度发力,全力保障市民及游客出行,为佳节营造优质交通环境。
2025年国庆中秋,武汉不仅假期时长充裕、气温适宜,更有武汉网球公开赛、长江文化艺术季、国际女子足球冠军杯等系列赛事活动,以及“烟火武汉缤纷璀璨——2025武汉金秋品质旅游季”等文化旅游活动助力,作为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预计假期客流总量同比显著增长,全市城际铁路、公路、航空发送和抵达旅客合计约785.12万人次。
客流呈 “四增三降” 趋势,两大高峰需重点关注
交通运输局对假期客流特点作出精准研判,整体呈现“四增三降”态势:铁路、民航、轨道交通客流及高速公路流量同步攀升,其中武汉站、汉口站单日高峰有望创历史新高;道路客运、常规公交、巡游出租车客流则略有下降。
高峰时段方面,假期客流将呈现“节前节后集中、中间相对平缓”特征:9月30日至10月1日为集中出行高峰,10月6日(中秋节)出行需求仍处高位,10月7日至8日为集中返程高峰,其中10月1日预计成为全假期客流最高峰。此外,受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影响,私家车自驾比例持续上升,收费站通行压力及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均显著增加。
城际交通运力加码 铁公空全方位护航
面对假期大幅增长的出行需求,武汉从城际交通与市内交通两方面细化运力部署,全力确保市民和游客“运得畅、走得顺”。
在城际交通保障上,聚焦“铁公空”多领域发力,通过增开运力、储备应急资源等举措,筑牢跨区域出行通道。其中,铁路作为城际出行的核心力量,武汉四大火车站预计假期发送旅客353.79万人次、抵达旅客340.39万人次。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大客流,铁路部门将增开临客列车与夜间高铁,同时优化旅客进出站流线及站内换乘流程,进一步提升疏运效率。
空中通道同样高效衔接,天河机场计划假期起降航班5448架次,保障旅客78.45万人次,日均客流达9.80万人次,为省外来汉及离汉旅客提供便捷选择;道路客运领域,全市将投入3070辆运营车辆(总座位数104408座),同时额外储备145台应急运力,一旦出现突发客流可及时调配补位;高速公路方面,市域内25条高速执行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相关部门已提前配齐人员与设施以提升收费站通行效率,预计整个假期高速车流量将达1037.59万辆,日均129.69 万辆。
定制专线+延时运营,公共交通齐保出行
针对假期市内出行需求,公交方面将增加运力,重点保障交通枢纽与热门景区的衔接,计划投入577条公交线路、7304台运营车辆。
其中,专门在四大火车站备足35台夜间应急车辆,确保夜间到站旅客能及时疏运;针对东湖风景区等假期热门景区,将根据实时客流变化适时增补运力,同时开通定制旅游公交,为游客直达景区提供便捷选择。
轨道交通将进一步加密高峰时段运力,假期高峰最大上线列车数量可达403列。值得注意的是,9月30日作为假期前的出行高峰日,预计轨道交通单日客流将达到547.77万乘次,成为全假期轨道交通客流最高峰;10月1日为方便市民早间出行,全线网将提前半小时开班;4号线武汉火车站等衔接交通枢纽的线路,还将在运营结束后,根据返程旅客量灵活增开临客,避免旅客滞留。
出租与网约车将重点聚焦“四站一场”(四大火车站、天河机场)及热门景区。加强这些区域的运力调度,同时督促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落实规范服务、文明待客要求,杜绝拒载、议价等行为,提升旅客市内出行体验。
作为武汉特色出行方式,轮渡运营也将同步优化。假期期间,武中线、大禹专航、江滩观光线3条航线正常运营,针对武中线这一备受游客青睐的“网红航线”,相关部门已提前做好大客流应对准备,通过加强现场引导、优化乘船流程等方式,确保旅客有序乘船、安全游览。
执法监管 + 便民服务双发力,筑牢出行安全线
为保障假期交通秩序,武汉将强化多部门联勤联动,在“四站一场”、热门景区、重点商圈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查处出租车拒载、议价、“黑车”非法营运等行为,同时加强旅游包车、渡船、旅游客船监管,快速处置12345、12328市民热线投诉,维护旅客合法权益。
重点加强对“两客一危”车辆的监管,检查车辆维修保养和充电设施安全,加强公路桥梁巡查维护,以及港口码头(含乡镇渡口渡船)的安全督导,确保交通设施和运营安全。
便民服务上,“四站一场”将开辟特需旅客“绿色通道”,提供人工售检票、咨询指引等服务,保障老年人等群体便捷出行;市交通运输局将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及时发布交通信息,回应市民关切。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保障方案聚焦群众出行痛点、难点,通过“精准研判+科学调配+严格监管+贴心服务”,让市民与游客在佳节期间出行更安心、更舒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