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百翰大学女子合唱团在福州南后街爱心树前放歌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
全国首部折叠渐进式多维体验剧《最忆船政》演出现场
游客头戴“三条簪”打卡三坊七巷
福州下沙海滨度假村人气满满
闽江畔,非遗“三条簪”历经时光的淘洗再现光华,传统梳妆技艺通过短视频传遍大江南北;福建省福州市烟台山下,百年侨厝变身艺术快闪空间,吸引无数年轻人驻足流连;台江码头,“闽江会客厅”“闽江之恋”等游船缓缓行驶,众多游客开启夜游闽江之旅……这些鲜活的场景,映射着文旅融合热潮下,福州文旅经济欣欣向荣的气象。
福州文旅经济“热度”显现出强劲动能。2024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28亿人次,实现游客旅游总花费1186.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6%、20.6%,成为拉动福州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刺激消费市场的新引擎。2025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6756.71万人次,同比增长14.4%,总人数位居全省前列;实现游客旅游总花费639.86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速全省领先。
国庆中秋假期前后,“福满金秋 遇见福州遇见你”福州市秋季文旅主题活动将火热开展,以“票根经济”为核心纽带,推出近千场文旅活动、千万元消费券、万份好礼及百项优惠举措,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票根联动消费场景,让游客更好感受福州的消费活力与城市魅力。
2025年9月30日,福州文旅经济发展推进会召开,一方面,邀请文化名人、影视明星通过视频推介、地标打卡等形式宣传“有福之州”,借名人明星效应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发布覆盖住宿、景区、餐饮、演艺等领域的十大“文旅+”消费场景,以业态创新推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同时,还将签约一批重点文旅项目,促成“文旅+金融”战略合作、市内免税店合作,并实现闽、陕、鲁、贵四地文旅联动,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融合创新
多元业态激发文旅市场
在福州,一条串联2200年未变的城市中轴线,正成为文旅魅力“密钥”。这条中轴线北起屏山,沿鼓屏路、八一七路、解放大桥延伸至烟台山。镇海楼、冶山春秋园、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等文化地标自北向南分布,成为闽都文化的重要展示地。
行走其间,既能触摸“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地理脉络,也能聆听坊巷古厝中的岁月回响,感受摩崖石刻间的文人风骨。这份厚重底蕴,更是福州文旅深厚的“根”与“魂”。
2024年以来,福州精心打造“文化中轴”“诗画闽江”“魅力海滨”3条轴线,推动文旅地标串珠成链。鼓山旅游景区正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烟台山获评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三坊七巷、海丝史迹、船政文化史迹等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一条中轴,千年文脉,持续焕发新的生机,这背后是福州文旅的整体升级。这个夏天,上下杭率先推出非遗喜剧沉浸式互动剧场《虎纠喜事》,场场热闹,笑声不断。“文旅+非遗”让老技艺焕新登场。闽剧、伬唱走进古厝,一年800多场活动在三坊七巷、上下杭轮番上演。2024年,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等3个街区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6.7%,再创新高。
“文旅+演艺”火力全开,众多知名歌手接连在福州开唱,其中一名歌手由衷赞叹,“有福之州,真是一个宜居的城市”,为福州形象添彩。本土沉浸式演艺同样亮眼,《最忆船政》成为游客热衷项目。2024年以来,福州出台演艺经济扶持办法,成功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56场,带动综合消费近90亿元。
“文旅+乡村”持续升温,不仅满足了游客追寻诗与远方的期盼,更成为乡村产业新的增长极。2025年上半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172.19万人次、游客旅游花费50.5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5%、15.2%。
数字浪潮
闽都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自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落地福州以来,数字技术的创新动能持续浸润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激发文旅融合的无限可能。2025年4月在福州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共设置5.6万平方米现场体验区,推出超100个数字技术互动体验项目,共吸引超36万人次参会观展,创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历史新高。
《寻梦闽都》的光影沉浸、《最忆船政》的时空折叠、文博的互动体验……在福州,数字技术正以更具创意、更富温度的方式,激发这座千年古城深厚的文化基因,也为文旅经济注入全新增长动力。
走进船政文化城的折叠剧场,《最忆船政》正在上演。大型机械装置、全息纱幕投影,将观众带入一幕幕历史现场,如同翻动一本巨型立体书。自2023年年底首演以来,该剧已吸引近10万观众,成为数字文旅的示范项目。
数字技术也让博物馆“活”了起来。福州市博物馆的“数字多宝阁”让文物开口“说话”;闽侯县博物馆的考古一体机则让人亲手“挖掘”文物;在第44届世遗大会展示馆,一扇“时空之门”带领观众VR漫游,重温世遗的“福州时刻”。数字展陈不再局限于静态橱窗,而是走向可感、可触、可参与的时空对话。
文化地标同样因数字技术焕发新颜。在冶山春秋园,AR元宇宙剧本游“冶山守护者”将景点串联成剧情场景,游客在虚实交织中成为历史探索者。福州市少儿图书馆新馆,设置全息投影营地、VR科普角等互动空间,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感受文化。市文化馆的智慧教室、市图书馆的云端书库——数字阅读、艺术慕课、沉浸展陈,正融入城市文化肌理,打造“永远在线”的文化体验。
一批数字文旅项目已成为全省、全国范例。“剧游南台”“渔火雄江”等项目获评福建省数字文旅示范案例,永泰欧乐堡、山海恒达标本观光工厂跻身福建省四钻智慧景区,三坊七巷获评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景区交易数据要素化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福建票付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福建理工大学共建)入选国家相关部门首批技术创新中心(全国仅10个)。
数字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不断拓展闽都文化的传播边界与体验深度,为福州打造出一张崭新的数字文化名片。
向海而兴
“有福之州”向世界发出邀请
近年来,福州频频亮相国际文化交流的聚光灯下——从“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到“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福州以“桥”为媒、以“山海”为景,搭建起一座座跨文化的对话之窗。今年6月,2025年度《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报告》在北京发布,福州获评年度潜力上升城市。
全球“朋友圈”不断扩展。藏于山海之间的“悬崖咖啡馆”,以惊险又诗意的姿态实现破圈传播,成为国际户外爱好者争相打卡的新地标;在巴黎举办的2024-2025MAISON&OBJET中国设计奖颁奖典礼上,福州沈绍安漆艺系列作品一举斩获2项赛道优选奖,向世界展现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精湛魅力;用好240小时入境游免签政策及入境游扶持政策,加大海外文旅宣传,创新采用“推介展示+路演快闪”模式,以精彩文旅展示与丰富互动体验,与各国友人深度交流,直观呈现福州文旅资源魅力,反响热烈,吸引大批海外游客来榕观光旅游。2025年上半年,福州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1.36万人次,同比增长102.0%。
国际交流持续深化。福州举办2024年海丝国际文化旅游节,吸引了46个国家和地区的113名来宾,来宾规模规格再创新高。福州文旅系统赴日本、阿根廷、秘鲁、泰国、印尼、德国等国家开展友好文化交流,文旅出海进程按下“快进键”。今年9月22日,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榕举办,福州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未来,福州将紧盯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打响“有福之州”品牌。
福州,这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正以更加自信、开放的胸襟,面向世界,讲述自己的故事。金秋时节,诚挚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来有福之州,做有福之人,感受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期待遇见福州遇见你!
(数据来源: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