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让AI规划假期行程,告别烧脑做攻略比价;戴上耳机,和自己的专属AI讲解员一起边逛边聊;用AI制定专属城市旅行计划,轻松确认时间细节;订机票时,平台智能推荐从附近城市出发的优惠航班,新颖又实用。这种全新的旅行体验,在即将到来的国庆中秋假期加速变为现实。近日,多家平台上线AI旅行工具。不过,在实际应用中,游客们对于AI的评价褒贬不一,社交平台上亦不乏各类使用体验的吐槽。(工人日报)
“AI+万物”的进程仍在加速,国庆中秋长假将至,“AI+旅游”有了更多机会进行验证。在应用层面,AI旅行工具,大体有两个最主要的方向。一个是“行程方案”的个性化生成,另一个则是“商品、服务的一键衔接”。事实上,相当多的在线旅游平台近期都密集上线了这类AI小工具。其依托于开源的头部AI大模型,同时结合各家的自有数据库和供应链资源,进行了较为深度的场景落地。加之消费者层面“AI信仰”方兴未艾,这类工具短期内就有了较为可观的日活。
各类AI生成的旅行方案,实际效果如何姑且不论,但就给人的直接观感来说,至少是像模像样的。其中所列的行程,非常之细致,甚至可以严丝合缝、精准到分秒。如今,很多人出游,都追求“小众”“冷门”与深度体验,这方面的需要,AI工具看起来也能充分响应。每每“有求必应”以及总能“自圆其说”,这是AI的独特优势——在其他领域,这可能被吐槽为是“迎合”或者“幻觉”,但是在旅游一事上,AI的这一特质,却会让旅途看起来更美好、更勾人。
AI旅行工具,会否让旅行变得更美好,犹未可知。可确知的是,这类AI工具,大概率会在整体上,提高旅行的发生率以及相关产品或服务的转化购买率。而这,也是各家平台发力此类AI工具的核心考量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AI旅行工具,又很像是个营销工具、广告媒介……一些人顺着AI的指引去开启行程,却发现严重不及预期,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此。细分领域的AI商业化,以及其上游“语料库”的可操控化,都使得AI旅行工具并非绝对可信。
以往,人们会查阅大量的驴友笔记、网友攻略,这个费时费力形成自己旅游行程的过程,也是一个丰富认知、校准预期的过程。而今,AI一键秒生成定制化的所谓私人旅行行程,的确是高效了,可对于旅人和旅途来说,真的更好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