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广州东环城际的正式开通,伴随着广州大学城站(广东科学中心)这一关键城际站点的同步开通,长期以来制约游客科普游的“最后一公里”交通难题也迎刃而解。广州大学城站出站就是广东科学中心,便捷的交通标志着广东科学中心正式迈入轨道交通时代,让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游客得以便捷通达这一科学殿堂。
交通革新:从“辗转难达”到“一站通达”
广东科学中心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最大的综合性科技馆,目前拥有13大主题展馆超700件展项,设有五大科技影院,具有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国际学术交流和 科普旅游四大功能。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一直以来,广东科学中心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互动体验的形式,让观众在动手参与、亲身体验中获得科学知识,接受科学的熏陶,是孩子们流连忘返的科学乐园。 但是由于没有地铁等便捷交通线路直达,游客带老人、孩子前来广东科学中心,需要在大学城南或大学城北地铁站下了地铁后再转坐公交、骑自行车或打车才能抵达,尤其是对带着孩子的亲子家庭来说,交通周转的时间成本非常高,极大限制了广东科学中心作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的辐射范围。
广州东环城际的建成通车彻底改变了广东科学中心以往交通不便的状况。广州东环城际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中的重要骨干线路和关键联系通道,线路北起花都站,途经广州花都区、白云区、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全长约76公里,设计速度为160千米/小时,共设白云机场北站/南站/东站、琶洲站、广州大学城站(广东科学中心)、番禺站(广州南站)等16座车站。其中广州大学城站就位于广东科学中心门口广场,共有A、B、C三个出入口。通过这条线路,游客还可通过广州地铁2号线、3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11号线、14号线、22号线等地铁线路高效换乘,让科学中心深度融入广州交通网络。
同时,通过城际线路,也无缝串联广惠、广肇、广清等多条城际线,让佛山、肇庆、东莞、惠州、清远等周边城市的游客通过“高铁+城际”的联程方式便捷抵达科学中心,这意味着广东科学中心真正融入了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网络,以点带面形成大湾区“1小时科普生活圈”,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城轨在广东科学中心的站点开通真的是太方便了”,陈女士说,城际开通后,她从广肇广惠城际坐到番禺站,然后转广州东环城际2站就可以到广东科学中心,全程1小时左右,可以随时来看电影和展览了。
发展升级:书写“轨道上的大湾区”科普新篇章
广东科学中心主任、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理事长卢金贵表示:“广州东环城际是连接白云机场和广州南站的重要枢纽,线路的开通实现了广东科学中心与轨道交通的‘零距离’衔接,也标志着广东科学中心正式迈入轨道交通时代,解决了中心一直以来的交通难题,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联通,更是科学资源与公众需求的精准对接,为广东科学中心接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交通网,服务全国各地公众创造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东环城际轨道的顺利通车,实现了铁路与航空的“无缝换乘”,也构建起“航空+城际+地铁”立体交通网,不仅方便了公众前来广东科学中心参观,同时也方便了湾区科普工作的交流与发展,更将航空客流、高铁客流与科普客流高效整合,实现“交通枢纽”向“功能枢纽”的质变,把新质交通力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和湾区创新发展,助力广东科技强省建设。
广东科技报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李早花
本文图片由广东科学中心提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