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迎双节,文博谱新篇。国庆假期首日,济南市博物馆紧扣“泉在济南,乐享国庆”文旅总主题,以“泉城宝藏・博物万象”为核心,精心打造“我从汉朝来”舞蹈快闪与“九色鹿”藻井壁画文物修复体验工作坊两大活动,为泉城市民献上一份兼具文化厚度与趣味活力的双节礼物。作为深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济南市博物馆社教部始终以创新形式活化馆藏资源,此次首日活动的圆满举办,既为双节氛围增添了浓郁文化气息,更以趣味化、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在欢乐中走近壁画文化,感受文物魅力。
上午9时30分,博物馆一楼大厅内汉风涌动,“博物风华——我从汉朝来”舞蹈快闪准时拉开帷幕。为了让市民沉浸式触摸汉文化精髓,社教部团队历经多轮打磨策划,深度挖掘馆藏汉代文物价值,将汉画像石中的经典纹样融入舞蹈动作设计——飘逸水袖再现汉代礼仪之美,灵动舞姿复刻文物中的生活场景。6名专业舞蹈演员身着汉代服饰,在古朴旋律中演绎千年之前的文化风貌。
表演尾声,演员主动邀请现场观众互动合影,打破传统演出的“距离感”,让市民在轻松氛围中与汉文化“零距离”对话。此次快闪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博物馆创新公共教育传播方式的实践——以动态艺术为桥梁,将静态文物转化为鲜活的文化表达,让“汉朝文化”从史书走向大众,成为可感、可赏、可参与的生动体验。
快闪落幕不久,一楼大厅随即开启“九色鹿”藻井壁画文物修复体验工作坊。作为社教部原创研发的特色课程,该工作坊是博物馆为双节量身定制的文化体验项目。活动中,专业讲师以“九色鹿”壁画故事为切入点,结合馆藏壁画文物背景,生动讲解壁画的历史渊源、图案寓意与色彩——从藻井的结构美学,到九色鹿纹样的文化象征,再到古代工匠的绘画技巧,让青少年在聆听故事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吸收壁画知识。随后的动手环节,用特制材料填补“壁画缺损处”、模拟壁画色彩晕染,在亲手创作中感受古代壁画的细腻工艺,体会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无论是带着孩子的家长,还是结伴而来的年轻人,都沉浸在文化体验的乐趣中。有市民表示,“原本以为壁画知识很枯燥,没想到能通过讲故事、动手做的方式了解,不仅孩子玩得开心,我们也学到了不少知识,这真是双节里最有意义的体验。”这种反馈,正是博物馆打造此次活动的初衷——让文化不再“高冷”,让知识传递充满趣味,让更多人在欢乐中成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受益者。
目前,济南市博物馆国庆系列活动仍在持续进行中,后续还有非遗螺钿首饰制作、古籍修复体验、“小小修复师”趣味活动等丰富内容等待市民参与。济南市博物馆将继续以双节为契机,以创新为动力,以专业为支撑,为市民提供更多有趣、有料、有温度的公共文化服务。期待更多市民走进济南市博物馆,在博物万象中感受泉城宝藏的魅力,在趣味体验中探寻文化根脉!(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赵晓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