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头条晒家乡#千呼万唤始出来,在国庆节前一天,改造后的岱庙北广场伴着“十一黄金周文化旅游节”闪亮登场,给人的感觉眼前一亮。相信到过原岱庙北广场的朋友都知道,曾经的它,密密匝匝的柏树林,大道两旁两排林立的一个个石灯笼,营造出古朴幽静的意境,却总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特别是晚上,有很多网友吐槽它阴森,像陵园。
现在的岱庙北广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明丽清朗、敞亮通透,共被划分为树阵、五岳活动、山水圣人3个广场,儿童活动场地、阳光草坪、漫步道及纪年中轴等区域。与原来相比,树少了,大道两边的石灯笼也没了,林间小径也被红色的塑胶漫步道或青石板路所替代。
广场北首右侧的树阵广场,在其东北角是圆形喷泉景观,西北角是方形跌水喷泉景观,都被鲜花围绕,象征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圆”是变通,“方”为坚守。而最好的文化传承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体验,在此,当游客看到这两处景观,都能切身感受到空间的诗意。
广场树下四周的长凳上坐满了休息的游客,有的是刚登山归来,在此歇脚,有的是专门来游岱庙,参加正在举办的“十一黄金周文化旅游节”,品尝地道的泰山特色美食,如泰山驴油火烧、泰山老凉茶、泰山牙枣等。
五岳活动广场、山水圣人广场内,错落有致地摆放着诸多形制统一的摊位,“泰安老字号及泰好吃特产消费季”的标志格外耀眼,看来泰安人也是拿出了自己的拿手绝活,玉石雕刻、木雕、山水画团扇、庆武糖画等等,让人眼花缭乱,没想到泰安还有这么多好东西!山农酥梨小米摊前围满了市民和游客,新碾的小米以及刚刨出来的地瓜非常受欢迎,原生态、无污染农产品,都想尝尝秋后的第一口鲜。
儿童活动场地内,孩子们都在快乐的玩耍,广场一侧,有一组造型奇特的躺椅,流线型的设计非常巧妙,像起伏的山峦,看似很随性,其实藏着巧思,高度都控制在40厘米以内,确保安全,孩子们或坐或躺,完全把它当成了游乐场,成了广场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孩子的欢笑声、家长们的交谈声、广场上的音乐声,交织成了最动人的生活乐章。
纪年中轴(大道)两旁,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数个特色美食摊,锅盔、肠粉、烤串、面筋、鱿鱼等应有尽有,前来品尝的游客络绎不绝。年轻情侣们往往人手几串,边走边吃,嘴角沾着酱汁也浑然不觉。面筋和鱿鱼则是学生党的最爱,Q弹的面筋刷上秘制酱料,一口下去,唇齿留香。在这里,品尝美食不再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成了体验泰山文化的一种方式。
从岱庙北门厚载门出来的游客,迫不及待地加入到这场饕餮盛宴的狂欢中,他们仿佛跨过了一道时空结界——门内是千年历史的沉静,门外是人间烟火的欢腾。他们虽来自不同地域,但品尝泰山当地特色的心情是一样的,他们或许听不懂当地方言,却能通过味蕾与这座城市真正相遇。
一圈逛下来,不得不说,改造后的岱庙北广场,或许少了些帝王的威严气,却多了几分让人想停下脚步的烟火温度。把高高在上的历史,又轻轻拉回到人间。把那些原本庄严肃穆的空间,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背景板。它不再只是让人仰望的圣地,也可以是走进去、坐下来、甚至躺平的地方,相信这种亲切感,才是打动人们的真正原因。
我是@泰山旅游那些事儿,喜欢这篇文章,就动动你发财的小手,加个关注点个赞,转发出去留个言!期待分享你的建议和观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