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龙岗河干流碧道堤下两岸试开放啦。今年年底,还将迎来堤上步道与多处特色景观节点的全面亮相。届时,一条串联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态的活力廊道将完整呈现。国庆假期,不如来此走走,在水声、绿意与微风里,解锁深圳人的“慢生活新据点”。
一条河,唤醒一座城的生态活力
作为龙岗的“母亲河”,龙岗河干流碧道不仅是“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格局中的重要脉络,更是深圳“山海连城”生态格局中最具活力与人文特色的生态廊道。
它流域面积达262.96平方公里,贯穿横岗、园山、龙岗、龙城、宝龙、坪地六大街道,碧道全长超20公里,如同一条绿丝带,牵系着沿线400多万居民的幸福生活。
龙岗河干流碧道以水为纽带,统筹水安全、水生态、水休闲、水文化和水经济五大功能,旨在打造一个市民乐享、产业兴旺、城市焕新的滨水空间。
自2023年示范段开放以来,珍珠滩、跃鳞湾、小围龙桥等节点迅速成为热门打卡地,单日最高客流量达5.3万人次,年客流量超295万人次。年底,随着非示范段嶂背湿地、花朵营地、国际社区、林静湿地等特色节点的陆续开放,龙岗河干流碧道的游览体验将全面升级。
骑行漫步如游画中,3.0版碧道构建“城水共生”新样本
龙岗河干流碧道以“龙荫水岸、成长家园”为愿景,构建起“1+4+8”总体空间结构。
1条生态水脉作为基底串联4处水岸成长家园营造8大城市活力客厅骑行或漫步其中,皆是风景,皆是惬意,展现出一幅“城水共生”的现代碧道样本。
践行“GROW生生不息”ESG理念,让河流与城市共成长
碧道之美,不仅在于景观提升,更源于系统性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实践。作为华润置地“GROW生生不息”ESG品牌的生动落地,龙岗河干流碧道通过“五道合一”的系统治理,让龙岗河重焕生机。
水安全提升,筑牢“河道安澜”基石。作为龙岗区主要行洪通道,我们将防洪标准巩固至百年一遇。通过清淤60万立方米,加固及新建挡墙5.3公里、护脚4.33公里、防汛栏杆5.7公里,布设197处疏散通道、392处智慧监控、99盏疏散灯,系统筑牢水安全防线,让市民亲水更安心。
绿色低碳,打造“会呼吸”的水岸。超过4.7万平方米的海绵城市措施,有效解决积水问题;新增47类2451株乔木、12类537株灌木,绿化面积76万余方,结合乌桕、栾树等固碳植物群落种植,共同构筑起一个可持续的生态屏障。
生态修复,打造“生物栖息乐园”。修复41.29公里生态岸线,新建3处大鱼庇护所、4个导流工、6处鱼道、17座汀步、11余处生态岛及鸟桩,设置405米鱼巢砖护岸、1953米滩地松木桩护岸、212米小微丁坝组群、3064米干砌石护岸等生态设施,这里已成为众多野生动物的温馨家园。如今,49种鸟类在此栖息,包括褐翅鸦鹃、黑鸢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以人为本,构建全龄友好空间。沿河新增观景长廊、人行桥、休闲驿站,打造42处近56万方多元活动场地。上下河台阶、坡道,连接城市与水岸;景观桥、汀步缝合两岸交通,串连5条支流碧道,实现与两岸腹地慢行系统的完整联通。
文化赋能,传承悠久水岸文化立足治水实践。打造多条文化游线,建成水情教育馆和主题公园。将龙文化、客家文化融入驿站建设,设置图书馆、展馆等文化阵地,并将休闲书吧、咖啡吧等业态由示范段延至全线,串联水陆场景,在漫步中感受文化底蕴与现代滨水生活的交融。
这个国庆,来龙岗河畔漫步吧!一水焕新,一城新生。龙岗河的蜕变,不只是河道与景观的焕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回归——在繁华都市中,寻回与自然并肩的从容,与水流同频的宁静。
这里,有孩子们的奔跑欢笑,有摄影者定格的画面,也有骑行者的自由身影、漫步者的闲适时光。
这里,不仅是深圳人“家门口的诗意”,也是华润置地以“GROW生生不息”ESG理念参与城市治理、与自然共建未来的生动见证。
来龙岗河畔走走,在流淌的碧水边,在摇曳的绿意里,见证一条河的焕新,感受一座城的温度。
龙岗河干流碧道全段开放进行中,骑行、散步、遛娃、打卡皆宜。
晶报记者 邓媛 龙岗区水务局/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