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积石镇尕别列村秋景
在青海东部壮阔的天地间,奔腾的黄河水在此放缓脚步,划出一道弧线,将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揽入臂弯。这片被母亲河滋养的土地,承载着撒拉族先民跨越千山万水、寻找理想家园的百年史诗,积淀着独特而深厚的人文智慧。
坐拥丹霞奇观,怀抱黄河清流,这里既有高原的旷达豪迈,又见塞上江南的婉约风姿。如今,这座承续丝路文化与黄河文明的小城,正以沉稳而坚定的步伐,在文旅融合、生态守护、产业振兴的道路上协同并进,书写着“文化活起来、城市暖起来、山水绿起来、百姓富起来”的崭新篇章。
生态优先 夯实绿色底色
作为黄河流域青海的重要门户,循化县的生态守护不仅关乎黄河安澜,更决定着自身发展的底色与未来。
秋日午后,黄河岸边绿意依旧,居民三三两两漫步其间。碧波荡漾的河水与悠然自得的人群,共同勾勒出一幅人水和谐的生动画面。这幅画面的背后,是循化县多年来对绿色发展的执着坚守。
近年来,循化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县56个黄河干支流排污口全面完成整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升至91.3%,黄河出省断面水质连续多年稳定保持Ⅱ类标准。
从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建设到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从循化县城东片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延伸到南山片区生态修复,一系列生态工程稳步推进。“现在路上树多了,鸟儿都回来了。早上出来溜个弯,空气都是清甜的!”循化县居民韩先生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通过“抑尘、减煤、控车、治企”的组合拳和网格化监管体系,循化县建筑工地扬尘管控得到严格落实,PM2.5浓度降至28微克/立方米,清新空气成为市民生活的“标配”。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有效整治全县各类大气环境突出问题;有序推进高效生态农牧业发展,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城北片区污水处理厂、循化县查汗都斯乡污水处理厂顺利投运,全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更加高效……
一串串数字,一个个项目,化为群众可知可感的生态福祉,为循化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循化县查汗都斯乡大庄村的布尔塘田园综合体。“2021年前的布尔塘是‘不生一棵草,不长一棵树’的荒山,只要下雨,到处都是泥泞。现如今,柳树都有腰粗了,成为一片远近闻名的‘绿洲’。”布尔塘田园综合体经营者马舍乙四说道。
这背后是循化县春秋两季雷打不动的义务植树活动,是在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人们年复一年的辛勤付出。截至目前,循化县完成国土绿化400公顷,义务植树40万株,让荒山泛起绿意,让独木连成山林。
朝阳下,循化县清水乡下滩村九曲黄河第一湾公园内,喷灌系统喷射出的水雾,给青草挂上了晶莹剔透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烁着点点亮光;视线延伸至黄河岸边的波浪滩,沿岸林木葱郁,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廊道。几只水鸟翩然掠过波光荡漾的水面,为黄河增添了几分灵动生机。
如今的循化县山峰如黛、水似碧玉,所到之处皆风景,抬头即可见蓝天,“绿屏障、绿城区、绿河谷”成效明显,循化县自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升,绿色发展底色愈加鲜亮。
文旅赋能 推动产业融合
优良生态是文旅发展的根基,更是塑造地域特色、提升旅游品质的关键支撑。
循化县围绕“打造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优美、民族特色浓郁的现代商贸和休闲度假旅游名城”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在绿水青山间,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共赢。
春赏花、夏竞赛、秋采摘、冬农趣。以四季为轴,循化县串起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打造全时段、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场景,持续释放旅游消费新活力。
春日,“高原江南”杏花、樱花次第绽放。循化以“粉色花海+民族风情”为主题,推出多条踏青赏花路线,让游客在撒拉绿洲的田园诗意中感受春日的浪漫与生机。
盛夏,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循化站)点燃激情,融合道帏拉则节、文都乡村音乐节等民俗节庆,螭鼓舞、黄河诗会、黄河大合唱轮番上演,推动黄河文化在赛事狂欢中“活态”传承。
金秋,围绕“丰收与感恩”,“黄河彩篮”现代农业产业园、循化县清水乡下滩特色种植基地、布尔塘田园综合体等点位开展农事采摘与研学体验,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高原现代农业的丰收喜悦。
寒冬,“青海年·最海东·循化游”系列活动热闹开启,百龙千狮闹新春、锅庄舞大赛、全民环城长跑等传统活动,与火遍乡村的“村BA”“乡BA”篮球赛事交相辉映,成为高原冬闲时节最具人气的文旅品牌。
2024年,循化县旅游收入突破9.6亿元,年均增长15%。四季有序,文旅无界,这一差异化、场景化的旅游发展格局,正持续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从单点观光到全域体验、从资源依赖到文化赋能、从季节限定到全年运营的跨越,循化致力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典范。
产业振兴 增强内生动力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更是群众增收的底气。循化县紧扣“绿色、有机、品牌”三大方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
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是循化县产业发展的“压舱石”。以“一核两椒”为主导产业,循化依托“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头带动,建成清水乡下滩特色种植基地、查汗都斯乡布尔塘田园综合体等23个特色种植基地,推动线辣椒、花椒等特色农作物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县线辣椒种植面积达1666.7公顷,年产值突破2.4亿元,真正实现了“小辣椒”成就“大产业”。
特色养殖突破创新成为循化产业升级加速器。全县生态牧场和标准化养殖稳步推进,肉、蛋、奶产量持续增长。依托黄河上游独特区位优势,积极构建“山上牛羊、水中鱼虾、地上林麝”立体化养殖格局,培育发展牦牛、藏羊产业龙头企业,着力打造青海东部万头只牦牛藏羊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供应地。同时,水产养殖领域实现突破,成功引入罗氏沼虾,培育金鳟、虹鳟等冷水鱼特色品种,“黄河循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6家养殖场成为高原冷水渔业的示范窗口。
三产融合激发经济活力。循化以特色农牧业为根基,推动三产深度融合,有效激发县域经济新活力。通过“黄河彩篮”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将线辣椒、花椒等特色种植与加工、销售紧密衔接,形成“生产—加工—品牌”一体化链条。文旅节庆、体育赛事与农业观光深度融合,打造布尔塘农业综合体等“自热”景点,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牦牛绒综合基地、农业智算项目等创新实践,进一步打通产业边界,实现“接二连三”,让农民增收渠道更多元,为高原小城注入持续发展动能。
黄河奔流,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新生。从生态守护的绿色实践,到文旅融合的四季华章,再到产业振兴的多元路径,这里的故事,不仅是高原小城的奋进缩影,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统与现代交融并进的生动注脚。
站在新的起点,循化县将继续以生态为底色、以产业为引擎、以民生为根本,在黄河臂弯中书写更加温暖而坚实的发展新篇,坚定的走出一条属于循化县的路,一条通向更多可能的未来之路。(全媒体记者 鲁亚娟 摄影报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