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盏鱼灯摇曳,映照着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脸庞,青石板路上人流如织,欢呼声、音乐声交织成一曲生动的节日交响乐。10月1日,武汉江夏里老码头文化美食街区迎来了一场金秋盛宴。国庆首日,这里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2万人次,千盏鱼灯点亮秋夜,勾勒出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五星红旗在复古街巷间迎风飘扬,游客们穿梭于挂满国旗的樱花桥上拍照留念,金黄的稻谷、火红的辣椒、橙黄的玉米组合成一幅幅浓郁的秋收画卷,悬挂于屋檐下,摆放在广场上。
“一进来就被这里的氛围震撼到了,”来自河南的大学生罗艺萱兴奋地说,“千盏鱼灯点亮后,整个街区就像活起来的古画,我们边走边吃边拍,已经逛了三个小时还不舍得离开。”九派新闻采访发现,像她这样的游客在街区里比比皆是,大家举着手机,在渔灯下、晒秋景观前、复古建筑旁留下美好瞬间。
江夏里老码头文化美食街区作为全国首个以老码头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文化美食街区,自今年“五一”开街迎客以来,已迅速成为武汉文旅新地标。街区坐落于江夏区五里界街春申大公园核心区锦绣村泉井刘湾,总占地面积110亩,精心复原了青石板路、复古招牌、鱼灯摇曳的码头场景。
据了解,街区内开设了120余种小吃茶饮、院子餐厅、汉服妆造、文创市集、儿童乐园、水上游船等十余种业态,满足不同客群游玩需求。今年8月16日,江夏里累计接待游客已突破100万人次。
江夏里的魅力不仅在于美食,更在于其深挖武汉码头文化精髓的独特理念。街区通过“三街二码一演台”的布局,将老码头的市井韵味彰显得淋漓尽致。其中,货运码头与客运码头停泊着仿古木船,邀请游客体验水上游览的惬意。
中央演台热闹非凡,民俗表演一场接一场,船工号子、龙船调,声声入耳,将码头文化的豪情与质朴展现得酣畅淋漓。更有趣的是,身着古装的NPC穿梭其中,与游客热情互动,让人瞬间“一秒入戏”,沉浸式感受老码头的生活百态。街区还定期上演采莲船、蚌壳精等民俗表演,让“码头江湖”的生活场景活起来。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江夏里推出了“月满码头 千灯共愿”中秋超级月主题活动,让游客在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节日的喜悦。街区演艺活动从上午11点至晚上9点轮番上演,民谣乐队及本地音乐人驻场弹唱,《诗酒江夏赋·江月照人回》大型实景演艺与NPC实景互动,九霄扇韵、江渚剑澜等表演引得观众阵阵掌声。同时,国庆马戏游乐嘉年华在街区东门停车场热力开演,为游客带来更多欢乐。
在江夏里,美食体验成为吸引游客的另一大亮点。手工老月饼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五里界粉蒸肉、老武汉炖藕、老码头豆腐坊三大特色档口前始终穿梭着络绎不绝的食客。“这碗粉蒸肉让我想起了外婆的手艺,”带着全家前来游玩的武汉市民廖先生表示,“这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炖藕档口坚持使用传统铫子慢火细煨12小时以上,呈现最地道的武汉藕汤;老码头豆腐坊用产自江夏五里界的特产界豆为原料,制作出纯手工豆制品。街区还新增了稻田欢乐套圈、锅巴粥、炕豆丝等特色体验,并设立大闸蟹售卖加工点位,满足游客秋季尝鲜的需求。不仅如此,街区还汇集了特色小吃、院子私房菜、稻田秋收宴等。其中,稻田秋收宴用柴火土灶现场烹制,游客可品尝到地道的江夏味道。
10月1日晚,夜幕降临,千盏鱼灯在秋风中轻轻摇曳,与夜空中的繁星相映成趣。中央舞台周围聚满了观众,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游客们在祈愿墙上写下祝福,在巨型月亮艺术灯饰前打卡拍照,在音乐声中感受着江夏里的独特魅力。“不必远行,却胜似远方”,这正是江夏里带给游客的独特体验。
据悉,8天长假里,除了江夏里之外,市民游客还可到江夏灵山体验现实版童话世界,参加奇幻巡游、幻灵市集等;可到梁子湖畔听一场音乐会,到鲁湖渔乐农场参与首届鎏光电音露营节,去鑫农湖参加秋收采莲品鉴会等。值得一提的是,十一期间,谭鑫培公园举办“梦回古郡 月满中秋”游园会活动,现场推出美食市集、打卡游园、非遗体验、绚烂打铁花、灯光秀、沉浸式演绎等项目。这个十一,江夏已备好一场精彩纷呈的文旅盛宴等你来游。
九派新闻记者 王晶 通讯员 徐婷 田勇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