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记者从市博物馆获悉, 全国首个从自然科学视角系统解读蜀道价值的专题展览“剑门蜀道的科技密码”科普展,在广元市博物馆二楼(原书画展厅)正式对公众开放。该展览以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广元加快打造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通过紧凑的“序章+四大单元+结语”结构和沉浸式古代科技探索空间,引领观众“解码千年蜀道的硬核智慧”。
展览现场,观众们跟随策展人、广元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陈洪的讲解,透过沙盘、栈道模型、古籍文献、动植物标本等丰富展品,深入探寻古人在险峻山川中开辟通途的非凡智慧。
第一站:悬崖上的“超级工程”。展览生动揭示了古人克服“峭壁如刀削”的三大“黑科技”:火焚水激劈山术、因地制宜的多种栈道结构形态,以及“春葺秋修”的千年维护制度,展现了古代工程智慧。
第二站:活了千年的“森林卫士”。蜀道作为“绿色长廊”,其生态智慧同样令人惊叹。从翠云廊千年古柏的“栽护结合”,到唐家河“动物王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态保护理念与实践得以系统呈现。
第三站:古代“天文APP”。展览重点介绍了南宋广元学者黄裳绘制的、领先西方三百余年的《天文图》,以及浑天仪、简仪等古代天文仪器模型,揭示了古人如何将天文观测智慧应用于农事与历法编制。
第四站:文物里的“科技基因”。从摩崖造像的科学选址,到广元窑的陶瓷烧制魔法;从宋代利州铁钱的精密铸造,到《蚕桑十二事图》的农业指导,每一件文物都凝结着古人的匠心与科技智慧。现场还设有交子雕版印刷体验活动,让观众亲身感受古代金融与印刷技艺。
来自陕西的游客杜萍在带孩子观展后对记者说道:“讲解员语言清晰生动,互动性强。科普展把蜀道历史讲得非常透彻,让我对蜀道千年来古人融天文、工程、生态智慧于一体的‘天人合一’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为满足不同观众需求,展览同步推出了线上VR展厅,观众扫描二维码即可足不出户,沉浸式体验这场古代科技探索之旅。
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文煜凌
编辑:罗杰 校对:张静
责编:李凌 编委:江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