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这个国庆长假,我们家民宿的房间已经全部订满了。”9月30日,记者走进喀什古城“古丽的家”民宿,老板沙拉麦提正笑意盈盈和员工忙着收拾民宿房间,她们将绣着花纹的艾德莱斯绸床旗整齐铺放在床尾,桌子上摆放的无花果干和巴旦木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沙拉麦提正和员工一起整理房间。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曹宇婷 摄
这座位于喀什古城巷弄里的民宿,曾是沙拉麦提祖辈的居所,2018年还保持着老宅的模样。但那时,她在阿热亚路开设的“古丽的家”旅游接待小院已经小有名气,只不过那并非住宿之所,而是一个专门接待游客喝茶、看歌舞表演的地方。
2019年,来小院体验的游客越来越多,常常要到日落时分才渐渐散去,不少游客总觉意犹未尽,从那时起,一个问题反复被游客问起:“沙拉麦提,你们家这么有特色,能不能在这儿住一晚?”起初只是零星几人询问,后来问的游客越来越多,于是沙拉麦提心里渐渐萌生了“把自己的家改造成民宿,让游客来到喀什能真正感受到古城的烟火”的念头。
游客在“古丽的家”民宿拍照。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曹宇婷 摄
一家民宿的长期发展不仅在于硬件设施,更在于为客人提供独特的情绪价值。2024年,“古丽的家”民宿第一家分店正式开张,亮丽的蓝色门窗,墙角处生长的月季,屋内悬挂的手工地毯,每一处细节都藏着她的用心。如今,“古丽的家”民宿逐渐成为喀什古城具有代表性的民宿之一。
目前,喀什古城景区内163家精品民宿多角度呈现特色建筑美学与民俗文化,给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旅游体验。
喀什古城设计师民宿还原民居生活场景,推出土陶制作、特色歌舞体验等项目;印象一条街上的“蓝院子”民宿则将传统生土建筑与现代服务理念相结合,成功入选自治区级精品民宿,成为文旅融合的标杆,实现了从网红打卡地到产业集聚区的转型升级。
“喀什古城里的民宿每个院子都特别有味道,很有自己的特色,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网红风。”来自台湾的游客王德育和妻子说道。
丰富的业态,多样的选择,既能让更多游客留下来,还能让他们再回来。
在疏附县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有一座将“一站式休闲”做到极致的民宿,让游客无需奔波就能尽享惬意。白天在茶室,用铜壶煮一壶香气袅袅的养生茶。想热闹些,旁边的棋牌室、KTV都能让人尽享欢乐。餐饮需求也无需操心,民宿自带厨房、餐厅,游客既能亲手烹制佳肴,也能直接点上烤包子、手抓饭等特色美食。若是喜欢户外氛围,庭院里的烧烤区也能安排上。一家人或一群好友订下整座院落,就能在这充满民俗风情的环境里实现住宿、娱乐、餐饮一站式体验。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创新“乡村民宿+”发展模式,引导农牧民利用自有住宅改造民宿564家,带动超千户牧民增收,探索出一条“牧民变老板、家园变景区”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疏附县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民宿院景。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曹宇婷 摄
“古丽的家”“蓝院子”等充满诗意的小院,正是喀什地区民宿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随着喀什地区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截至2025年8月,喀什地区累计建成旅游民宿1252家,床位19377张,带动当地一大批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如今,从喀什古城的土巷深处到帕米尔高原之上,民宿从零星分布已成长为全域旅游的“新名片”,更是成为激活乡村振兴、促进文化交融的重要纽带。
来源: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曹宇婷
编辑:何为平
本文来自【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