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各部门、各街道精心策划多元活动,从传统习俗体验到非遗沉浸式互动,从经典诗文诵读到前沿戏剧展演,更有惠民消费福利加持,邀市民游客在东城的街巷与场馆间,解锁兼具古都底蕴与时代活力的文化体验。
双节同庆
都有哪些文化活动
让小东为你
一一介绍
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以“嘿!来东城看月亮”为主题,为市民游客打造诗意“寻月之旅”。活动精心准备了1400份“寻月启动包”,市民游客线上预约成功后,可于10月1日至8日前往观坛、兰巴赫、首开书院·景山书社、予寻京喜·艺术非遗中国礼物旗舰店领取,内含“中秋寻月地图”——藏着东城10个精选的“推荐赏月目的地”和12家超有范儿的“寻月联动商家”,持地图可享商家限定优惠,并附赠1个“寻月透卡”盲袋。
领取成功即可开启“寻月任务”,探访至少2处“推荐赏月目的地”或“联动商家”,用透卡或地图当“前景”,打开小红书,带话题#嘿来东城看月亮#东城好时节中秋,发布笔记;或者抖音加话题#北京范儿#镜头里的东城#时尚活力#东城好时节中秋,发布视频。持有发布笔记的小红书/抖音界面+寻月地图,可前往唯一指定兑换点首开书院·景山书社,兑换限量版“寻月福利”。
寻月地图预约二维码
此次活动还为市民游客准备了“月兔专属的京城浪漫”,首届北京舞蹈影像评奖展演作品《月·兔》将携限定惠民场与观众见面。市民游客可关注“东城公共文化云”微信公众号预约抢票。除“寻月”和看戏,区文旅局还在观坛Pearl Club、景山书社、兰巴赫、吉祥大戏院设置了具有中秋氛围的打卡拍照框,帮市民游客把团圆意、月色感,通通框进朋友圈C位。
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非遗点亮生活”为理念,围绕“家国同庆”主题推出“国庆金秋非遗生活指南”系列活动,聚焦“品宴飨、享体验、栖雅居”三大维度,联动多家非遗保护单位打造“非遗美味之旅”:无论是品尝非遗技艺烹制的传统美食,还是亲手体验非遗手作、在融合非遗元素的品质住宿中栖居,都能让公众沉浸式感受“非遗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更有相关促消费活动,让非遗体验既有趣味又具实惠。
东城区图书馆化身“文化加油站”,推出多场主题活动:“月圆京城情系中华”迎国庆·贺中秋经典诗文诵读会,以琅琅书声抒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祖国的祝福;“书海听涛——作家与读者见面会”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余开亮教授,解读山水审美观下的北京园林之美;“书海听涛——经典诵读讲座”则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汪剑钊教授分享“现代诗在北京”,带读者感受文字的力量。针对少年儿童,东城区图书馆策划“月满中秋欢度国庆”传统文化活动,让孩子沉浸式体验中秋习俗;东总布分馆、角楼图书馆亦同步开启“星河长卷・童话中国”国庆主题阅读、“来角图过中国节”等活动。
东城区文化馆以21项特色活动点亮假期,“红歌颂情怀歌声献祖国”合唱专场用嘹亮歌声礼赞祖国,第十四届环保戏剧展演《眼镜侠之星光计划》传递绿色理念,“舞韵中华”古典舞体验、民乐专场、红色经典朗诵、“红旗飘飘”国庆主题窗花剪纸、曲艺专场等活动轮番上演。
演出市场既有经典IP焕新,也有先锋形式探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启动金秋演出季,多媒体儿童剧《小布头奇遇记》与神话舞台连续剧《西游记》连番上演。北京喜剧院大剧场、保利剧聚|北京喜剧院・FUN空间将分别推出单立人喜剧演出季、趣听喜剧精选秀、职场热血喜剧《镜中的民国》等精彩演出。77剧场将继续上演沉浸式舞台剧《哈姆雷特1001》,为观众打造“空间盲盒”体验模式。同时,2025东城原创剧目儿童剧《“谜”人的三星堆》将在南锣剧场精彩上演。
2025东城文化月惠民消费活动贯穿双节假期,东城区联动13家影院、17家剧场、14家文化空间、20家实体书店及10家老字号与文化店铺,将“观影、看戏、赏展、购书、体验”五大类文化服务串珠成链,同时发放文化消费券,让市民游客以更实惠的价格畅享东城的文化魅力。
街巷邻里间同样充满双节氛围。交道口街道交东社区举办“拼筑家国梦,巧手迎国庆”天安门积木模型搭建活动,感受祖国建筑之美与大国风采。龙潭街道组织居民制作中秋花灯,传承中秋习俗、增进邻里情感。
秋日赏菊正当时,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2025年菊韵节如约而至。公园内不仅有菊花盆景展、科普展览,还布置了特色菊花造型花坛,更有啤酒花园、文创市集热闹开市,让市民游客感受自然与历史交融的秋日之美。
文字:李滢 王慧雯
图片:龙潭街道 东城区图书馆 东城公共文化云 非遗101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