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光阴,在那段晦暗且激越的岁月里看到光和希望。
沉浸其中,让今人与先辈挥舞的红旗共沐月光之下。
这个“十·一”,就在这里,正成为这座城市文化地标新的光点。
这道光,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亲手设计的京绥铁路白塔站,历百年光阴成为“立体史书”和“红色殿堂”的京绥铁路文化园而熠熠生辉;
这个点,是以中国人自主设计、修建、运营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京绥铁路为起点的勇毅前行。
呜呜!京绥铁路的汽笛百年前鸣起,百年后仍在回响 。 京绥铁路文化园在这个国庆给了回应,成呼和浩特文化新地标和城市更新样本。
从按照国家3A级景区和历史文化街区标准规划建设的京绥铁路文化园走过,徜徉在集历史文化、红色教育、现代工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于一体的首府新地标里,沉浸在“双节品京味·沉浸忆北疆”主题活动中感受家与国的同频,国与家的共振。
沉浸式实景剧《绥远1921》,打破传统剧场边界,以京绥铁路白塔站旧址为天然舞台,通过乌兰牧骑专业演员的细腻演绎,还原1921年京绥铁路全线通车时的历史场景——从铁路工人的艰辛劳作,到商旅往来的热闹景象,再到地域文化的交融瞬间,游客可跟随剧情动线行走观看,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铁路枢纽,亲身感受这条“北疆大动脉”的历史意义。
在“风华映轨”旗袍闪秀中,演出把“铁路”的刚性与“旗袍”的柔美深度绑定。在园区的老站台、蒸汽火车展品旁穿梭亮相,延伸的路与行进的人,定格的深邃与舞步的灵动,棱角与曲线,刚与柔,都在京绥铁路文化园演绎的淋漓尽致。
除了演出,京绥铁路文化园还用精心设置的四大主题区将覆盖游客全时段体验需求,让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深度参与”,得到极大释放。
非遗文化区:北京、内蒙古两地的非遗传承人受邀驻场。其中既有北京的龙须酥制作、面人技艺,也有内蒙古的皮艺制作、陨石展示。游客不仅能观看传承人现场创作,还能参与“零基础体验课”,让非遗文化“可触摸、可带走”。
特色美食区:打造“京绥美食长廊”,老北京炸酱面、爆肚、炸灌肠、小吊梨汤、糖葫芦等传统风味,一站式尝遍京式美味,让舌尖跟着味蕾重温老北京记忆。
文创体验区:推出“京绥铁路定制文创”系列,包括骨雕、刻有铁路站点名称的纪念徽章等。同时设置“文创DIY工坊”,游客可亲手制作铁路主题明信片,绘制兔爷、京剧脸谱。
沉浸式演出区:作为“流动的文化舞台”,这里每日安排多场小型演出,《绥远1921》的剧场就在历史发生地,“风华映轨”的秀场就搭在机车旁,整个文化园“沉浸式舞台”,每走一步都像在“年代剧”里穿梭。
中秋遇国庆,家与国同欢。
京绥铁路文化园为保障游客获得良好体验,呼和浩特公交开通京绥铁路文化园(白塔火车站旧址)专线,途经南店南街、科兴路、海拉尔东街、海拉尔东街延伸段,公交三公司、中交•上东国际、惠新苑、黑土凹回迁小区、海拉尔东街永新路路口等站点,运营时间为8:00-18:00,从公交三公司发首班车,票价1元。
在实景演出、非遗互动、美食品鉴、文创创作的沉浸式文旅场景中,京绥铁路文化园让小家于历史文化中汲取爱我国家的力量,让北疆汇聚万流成河的中华信仰。
“双节品京味·沉浸忆北疆”,京绥铁路文化园的此次活动既是对京绥铁路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文旅融合”的一次创新尝试,未来园区还将持续挖掘铁路文化内涵,推出更多特色活动,让更多人感受这条百年铁路及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呼和浩特头条##赛罕区##京绥铁路##内蒙古文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