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期间,浙江多地推出特色文旅活动,营造出热闹祥和的假日氛围,展现多元文化交融活力。
开化根缘小镇:“国潮游”人气爆棚 非遗与仙侠碰撞出别样精彩
开化根缘小镇拥有世界最多的根雕藏品。这个国庆假期,当地一场武侠主题的“国潮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沉浸参与。截止10月2日,国庆假期接待游客量突破3.8万人次,同比增长5.51%。
论剑比武、江湖演绎, 在根缘小镇,各时段NPC(非玩家角色)演出分时段登场。武打招式行云流水,表演精彩不断。
除了全天候随处可见的观赏性演出,景区更以 14 个精心设计的 NPC 互动打卡环节,让游客从 “旁观者” 变身 “参与者”—— 五子棋对弈考策略、仙侠历史知识提问比积累、趣味猜字谜挑战智慧,游客手持 “通关文牒” 穿梭各打卡点,完成互动,即可获得抽奖机会,同时在各点位上与NPC互动成功,还能获得“银票”,凭 “银票” 还能兑换宝剑、扇子等武侠主题周边。
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为更突出 “国潮”“非遗” 元素,景区在业态上还推出了元宇宙全感剧场《万里长城》,游客们可戴上VR眼镜,全感官体验戍边历史;在氛围打造上,景区以大型非遗根雕为基底,大气雅致的园林作骨架,增设“非遗”美食街,搭建 “非遗” 剪纸廊亭、水墨国风廊桥等浓郁国风场景。这些地方既是休闲好去处,也是热门拍照打卡点。
假期不宅家 一起“骑”遇庆元
10月2日,庆元县自行车运动协会组织20多位骑行爱好者开展国庆骑游活动。大家选择走出家门,骑上自行车,在庆元的青山绿水间飘扬起一抹最美“中国红”。
上午7时整,20余辆插满五星红旗的自行车有序出发。车队沿着市民广场—应岭尾—西洋殿—清凉亭—洋心村的规划路线前行,鲜艳的国旗与沿途的绿树红花构成一幅动感十足的画卷。车轮碾过路面的沙沙声、清脆的鸟鸣声与大家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格外惬意。自行车车架上的五星红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这幅自然画卷增添了一抹鲜艳的“中国红”。
在前不久刚参加2025环浙步道自行车系列赛暨HEROS自行车系列赛(庆元站)获女子挑战组第一名的陈丽美是一位庆元媳妇,她说与比赛的激烈角逐不同,这次骑行可以更放松地感受庆元山水之美,特别是大家的车上都插着一面五星红旗,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心里特别激动。
陈丽美说:“通过国庆骑游的方式,祝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家乡越来越美好,欢迎游客们到庆元来体验'人在画中游'的奇妙体验。”
德清鳌鱼灯 舞步起落间跃动五百年
灯头昂扬似龙首,灯身摇曳如鱼尾,斑斓彩灯在铿锵锣鼓声中苏醒。六七位舞者执灯举柄,身形随韵律起伏流转,一股蓬勃热辣的乡土生气霎时弥漫开来。
国庆期间,浙江省德清县武康街道对河口村文化礼堂外,“传承匠心礼赞中华”的横幅下,一场文化盛宴正焕发灼灼光华。
鳌鱼灯甫一亮相,喝彩如潮。成人舞者收势方歇,当地东风小学的孩子们已擎起玲珑小灯接续跃动。“真威风!”村民赞叹笑语间,流淌着血脉深处的认同:“这灯影里,藏着祖辈的故事与祈愿。”
这盏穿越五百载光阴的鳌鱼灯,凝结着“独占鳌头”的愿景与“岁岁平安”的祝祷。在德清,每逢佳节华灯初上,便是河清海晏、时和岁丰的吉兆降临。“锣鼓响,脚板痒”——孩童循声追逐灯影的景象,早已化作游子心中最浓的乡愁图腾。
国庆期间,浙江德清,孩子们舞动鳌鱼灯。王力中供图
国庆期间,浙江德清,杨水泉表演鳌鱼灯。王力中 供图
“年少时追着灯跑,十多年前沈根源师傅将衣钵传我,这担子便落在了肩上。”今年63岁的鳌鱼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水泉声音洪亮。为献礼双节,他带领众人筹备多日,只为以灯火重聚村落心魂。
关于鳌鱼灯,有个传说。明朝弘治年间,湖州沈氏迁居西岑坞,因感念鳌鱼救童之恩,遂制灯酬神,从此灯舞成为流淌在岁月里的虔诚诗行。
杨水泉起身执灯,身形流转间诠释精髓:“动作时疾时徐,方位忽左忽右,高低错落如穿花,阵型变幻似鱼游。”他眼中闪过光芒:“民间素有‘强盗龙灯、狮子滚灯、新客人鱼灯’之谚——‘新客人’正是德清方言里的‘新郎官’。鳌鱼灯舞的,是穿透古今的精气神!”
如今这盏灯已舞出山村,四季不息。从邻村丰收庆典到新市蚕花庙会,直至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的璀璨舞台,小小鳌鱼正游向广阔天地。杨水泉的信念愈发坚定:“要让这门手艺代代生辉,让八方知晓德清有‘神灯’,更见证我们村庄在传承中焕发的新颜。”
浙江义乌“吃货节”飘来“馕言文”
“‘阿达西(源自维吾尔语,意为朋友)’,欢迎来吃香喷喷的馕!”10月2日,在浙江义乌“吃货节”现场,售卖新疆特色美食的维吾尔族店主海如尼达·买买提夏说。
一段时间来,新疆多民族文化与互联网生态交融下产生的“馕言文(在说普通话过程中,掺杂一些维吾尔语的语法句式)”走红社交平台,展现出中国多元文化间的开放包容与良性互动。
10月2日,身着民族特色服饰的海如尼达·买买提夏(右)和表妹凯比努尔·艾力麦麦提(左)在摊位。董易鑫 摄
为期3天的义乌“吃货节”上,海如尼达·买买提夏的摊位售出近万个馕,每天都因为商品售罄而提前收摊。收摊后,他也不着急回去,而是借助现场海量客流宣传店铺,介绍食客未来去店里用餐。
身着民族特色服饰的海如尼达·买买提夏说,今年是他在义乌创业的第14年。从刚来时有些“馕言馕语”到现在可以听懂部分义乌方言,再到带着更多家人和朋友来义乌开办新疆美食店铺,他的经历是义乌无数创业人的缩影。
据悉,义乌连续两年位居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第一位,每年新增人口近10万,吸引56个民族同胞在这里共创、共建、共享,团结进步的生态圈基本形成。
10月2日,身着民族特色服饰的海如尼达·买买提夏(左二)和表妹凯比努尔·艾力麦麦提(左一)在摊位卖馕。董易鑫 摄
“大家在这里很幸福,勤劳也让生活越来越富裕。”海如尼达·买买提夏说。
虽然已是金秋十月,但是义乌近期的最高气温仍直逼38摄氏度。即便如此,海如尼达·买买提夏和凯比努尔·艾力麦麦提仍头戴维吾尔族特色的毛绒帽子卖馕,脸上不时有汗珠滴下。
“不热,我们的帽子里有空调。”凯比努尔·艾力麦麦提打趣道,“我们希望穿着民族特色的服饰卖馕、卖烤包子,让大家品尝到新疆美食的同时了解维吾尔族、了解新疆,也希望吸引更多中外游客来新疆玩,看看我们中国的大好河山。”
夜色降临,隔壁中东美食摊位的外籍厨师打开音响,热情的音乐瞬间“燃动”现场。凯比努尔·艾力麦麦提忍不住翩翩起舞,海如尼达·买买提夏也跟着节奏拍手,还喊出一声“巴郎子(源自维吾尔语,意为小伙子)”,呼唤外籍厨师们共舞。
中外店主在摊位间以音乐与舞蹈互动,吸引不少食客打开手机拍摄,记录下这幸福时刻。
国潮+非遗 国庆中秋假期各地文旅项目上新啦
这个国庆假期,在雄安郊野公园举行的京津冀三地非遗联展上,主题巡游、传统手工艺制作与展销、非遗美食、戏曲曲艺展演、互动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浙江宁波,200多名越剧爱好者同台演出,《穆桂英挂帅》《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八相送》等越剧经典曲目轮番上演,脍炙人口的选段、清丽动人的唱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游客 王欢:真实地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民族的伟大,百姓的生活也在蒸蒸日上,很开心。
在金马河、羊马河、杨柳河、南河、西河等五河汇聚的四川成都新津区,一场紧张激烈的赛艇比赛在国庆期间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内外20所知名高校的27支赛艇队伍、231名青年选手齐聚成都,挥浆竞渡。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赛艇运动员 杰克逊:今天的比赛我们很兴奋,这应该是一场刺激的赛事,一个不错的短道比赛。尤其这次的成都行真的非常酷,在紧张的赛事间隙体验到不同的文化,非常有趣。
国庆假期,山东威海的滨海游热度攀升,在双岛湾滩涂,“赶海大会”成为亲子家庭的最爱,孩子们在沙滩上寻螃蟹、挖蛤蜊,家长在旁协助,共享温馨亲子时光。在一家海洋牧场,游客还可以乘游艇出海钓鱼、拉蟹笼,亲手捕捞海产品并现场加工制作,体验“从大海到餐桌”的独特体验。
黑龙江游客 郝微:很刺激,平时就比较喜欢大海,体验了一把速度与激情,工作压力都没了,很开心。
(综合自蓝媒联盟·庆元台 开化台 央视新闻 中国新闻网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