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晴。
一夜的火车,出站就把当地的接站人员围住,询问是否包车出行,我们经过简单的询问,就决谈妥600元包一辆SUV带行李开始在祖国最北城市漠河的找北之旅。
漠河车站广场正前方树立着一座雕像,他是清朝官员——李金镛。他是清朝的一位重要官员、实业家和爱国将领,据石碑记载,他长期从事东北三省的管理事务,尤其令人称道的是,他创办和经营漠河金矿,率800亲兵挺进漠河从事采金矿业,很快将俄罗斯的采金队伍赶出漠河金矿,被称为“金圣”和“漠金矿业的奠基人”为维护边境安全和国家矿业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漠河提起“李金镛”名字,就会让人肃然起敬。
今天时过130余年,我在火车站的这座铜像前,向我的同姓、前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历史将永远铭记对国家、民族和百姓做出贡献的人物。
北红村、北极村、龙江第一湾都是穿行于密密的大兴安岭,公路两侧不是白桦林就是落叶松和樟子松,这里虽然是87年5月大兴安岭火灾毁灭区域,但经过30多年的修复,这里已经难觅当年大火的痕迹,映入眼帘的都是满山遍野的绿色,现在的初秋大兴安岭已经呈现那特有的金黄色,我们一路穿行总有那种融入绿色的感觉,总想停车走进那密密的林木之间,去抚摸那集天地之精华而肆意生长的人类好朋友。
我们专门在一个名为“神福湾”的白桦林密集区下车走进林区。白桦树是东北地区和俄罗斯的特有树种,在森林中特别好认,粉白的树皮上的黑色疤点很是明显,它树干别直树枝都集中在顶部树梢以汲取阳光而为生长提供养分。
蓝天白云下的白桦林因人们进入而进入短暂的欢愉时,它欢迎人们的脚印、更祈盼人们的爱抚,让它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自由生长。我们只是看看而没有惊扰它们,却记住了它们的纤细而挺拔的身姿。
北红村是漠河最北的一个原始村落,坐落在界河——黑龙江的南岸,面向黑龙江至今还有百余原住民在这里生活经商。这里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来自上海和北京的知识青年的“战天斗地”的插队之处,留下了那些青年的血和汗。
北红村不要门票更没有景交车,自驾可以在黑龙江边和村内任何一处停车观景游览和餐饮住宿,主干道的两侧都是食铺和民宿。餐饮价格略高于漠河城区,当然菜色也是东北农村的味道。
为我们驾驶车辆的司机是本村的女婿,他给我们说,北红村人口流失严重,特别是青年人,外出务工后基本都不回来了,现在是老年人和经商的为主。
江对岸就是俄罗斯,那里几无人烟,都是大片的原始森林
在边境行走,看见界碑总是很亲切、很安全,界碑的确立可以看到国家的强盛、可以看到国家稳定。我在边境线巡游,看到界碑就是拍照为念,让我和界碑在共和国的天地上共生同强。
以上都是北虹村随手而拍的照片,现在已经开始入秋了,也是旅游的淡季了,游客不多,你可以在江边和村中任何建筑物随意的走动拍照而不受干扰,此时的北虹村就是一块安静农家乐园。
龙江第一湾在北虹村的北面三十余公里里处,这里的黑龙江大兴安岭的红旗岭处有一处长30公里的大“Ω”形湾,被誉为中国最美九大江湾之一。景区门票约50元,但通常需购买含观光车的套票(约110元)
当然要完整的欣赏龙江第一湾的美景,你就需要攀登约800多级的木栈道才能到达山顶的观景台。台阶陡峭,却无法抵挡我们为一览无遗观看和欣赏这俯瞰黑龙江环绕对岸俄罗斯的“金环岛”所形成的完美Ω形弯道的步伐,艰难向上,走走息息的攀高,我们终于登顶,此时的大湾完美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底,此时的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到达北极村已经是傍晚了,我们是付费后坐原来的包车匆匆走进北极村的,一路去寻北。
待我们匆匆找到这块刻着“我找到北了”五个大字的石碑时,太阳已落在山下,夜已朦胧。这块碑是来北极村的游客必选的打卡之地,都希望“找到北”后,人生皆是清醒和清晰的通途。
我围着这块石碑转,心中突然冒出“地理上的北不难找,人生的北是一辈子都在找的过程中”,我虽年逾古稀,但找“北”之路不可停、不会停,让找“北”之路充满思考选择和快乐!
人生是一场修行,“找北”是一种通俗又富有哲理的形容,把“找北”作为修行,那他(她)就是一个充满睿智的人,愿我们都找到“北”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