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韵染画卷新平凉国庆次日文旅活动异彩纷呈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佳玥
国庆中秋喜相逢,精彩平凉入画来。继首日喜迎开门红后,10月2日,我市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呈现出“活动多彩、市场有序、消费活跃”的繁荣景象。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迷人的秋日山水美景与深厚的主题展览交织成一幅诗意的假日画卷,让八方游客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尽享欢乐假期。节日里的平凉,文化场馆成为最聚人气的场所之一。影院内,影片《志愿军:浴血和平》引发观影热潮,观众在光影中回顾历史,致敬英雄;博物馆里,孩子们的巧手与思绪齐飞——平凉市博物馆“国庆平博行·剑上华夏魂”社教活动,引领青少年触摸青铜文明的脉动,华亭市博物馆“衍纸繁花·共筑中国梦”则让斑斓纸艺承载孩童们的纯真梦想。
戏曲雅韵与非遗传习,更为佳节增添了古风新韵。崆峒古镇、崆峒大剧院等地秦声嘹亮,德韵文化传媒公司、学义秦腔团演绎的《玉堂春》《周仁回府》等经典剧目惠民上演,锣鼓声声中赢得满堂喝彩;崇信县柏树镇东风文化广场上,弦子腔低吟浅唱,非遗古调婉转动听。
书香与药香,同样为假期增添了别样意趣。市图书馆“月亮的秘密”少儿科普实践活动激发儿童探索科学的兴趣;皇甫谧医养文旅景区的“本草献礼·共度华诞”中医药拼贴画活动,以药香为墨,书写出一幅幅生动的研学画卷。静宁县东苑小区、中街劳动驿站、银河书屋3座24小时城市书房如黑夜中的文化灯塔,照亮了无数市民的阅读星空,营造出“芳菲悦目自成诗”的静谧时光。
秋高气爽,正是出游好时节。全市A级旅游景区及乡村旅游点共同勾勒出金秋平凉的迷人画卷。崆峒山上,武术腾跃似龙吟,汉服广袖舞秋风,五味宫煲汤红牛暖客心。泾汭河畔,西王母文化景区与田家沟景区的“庆盛世华诞·迎金秋满月”系列活动,以及龙泉寺景区的文旅促销活动,成为游客放松身心的优选之地。
乡村旅游热度不减,展现出蓬勃活力。西沟村“云栖印宿”的袅袅炊烟,中台镇水泉文创街区的秋日晨韵,米家沟景区灿若云锦的菊花花海,都为游客提供了远离喧嚣、回归田园的惬意体验。这个假期,“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国庆专列持续为我市输送客流,来自威海、西宁、兰州、张掖等地的省内外游客乘专列而至,畅游崆峒山、龙泉寺及崇信“文化三馆”,构成“仙槎载梦入丹青”的生动景象。
此前市文旅局精心策划推出的十大主题旅游线路,如“百年风华·英雄赞歌”红色研学、“峻极神工·瓦黛流觞”古建游学、“千载妙相·古韵琼瑰”石窟艺术以及“千龛邀月·一骑听禅”自驾怀古等,持续发酵,为不同偏好的游客提供了深度体验平凉千年风华的多元化选择。 节日期间,各类精品展览相继开展,为市民游客带来文化盛宴。“翰墨庆华诞·人民颂盛世”全市人大系统主题书画展笔走龙蛇,“凝心聚力·翰墨同行”平凉市政协书画展丹青溢彩,进士及第——平凉、天水市县进士书画展尽显陇东文脉绵长,曾鲁斋书画作品珍藏展笔锋流转处可见“一纸烟云万木生”的艺术境界。
主题展览方面,“薪火相传八十载·平东抗战铸英魂”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庄严礼赞不屈的民族精神与光辉的革命伟绩;“古豳遗珍·赫赫光华”庆阳古代青铜器联展,仿佛让春秋战国的古老韵律在青铜鼎簋间再度回响;《泾水长歌·泾川历史陈列展》如一幅壮丽的历史长卷,将古泾州的沧桑与辉煌娓娓道来;“古堡影像·庄浪记忆”古堡影像展,则以影像的力量,定格了水洛大地的流金岁月。
纵揽雅韵、静听墨语,执卷观展成为众多市民青睐的度假方式,假日因文化浸润而愈显清雅悠长。我市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促进文旅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部分图片由平凉市文旅局提供)
丨来 源 丨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丨制作丨平凉市融媒体中心丨审核丨张逸霄 刘 杰
丨 编辑丨孙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