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礼颂盛世伟业,共谱时代华章。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在全国蓬勃开展,为人民群众增加了多层次、高质量的文化供给,绘就出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画卷。
红色文化激发爱国情怀
金秋时节,黑龙江汤原县城广场上,国旗在微风中舒展,《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庄严回荡,点燃了市民愈加炽热的爱国热情。
百余人手挽手,摆成一颗巨大的五角星,10名旗手高擎红旗沿星轨奔跑,风鼓红旗猎猎作响,引来阵阵喝彩。
“这些沉浸式体验让爱国情怀可触可感、让红色教育走进烟火日常、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代代传承。”汤原县吉祥乡党委宣传委员董亚茹说。
今年国庆假期,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不仅融入日常烟火,也在激昂旋律中激荡共鸣。
江西吉安保利大剧院内灯火通明。在一曲磅礴的《庆典序曲》中,“薪火相传 乐颂山河”国庆音乐会拉开序幕。
正在举行的2025井冈山红色文化音乐周中,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中央歌剧院等院团将带来9场红色文化主题音乐会。
首场音乐会上,当《我爱你中国》的旋律响起,退役军人袁有明忍不住湿了眼眶:“我是一名老兵,这旋律让我想起在部队时的峥嵘岁月,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爱国热情在旋律中激荡,也在沉浸体验里传递。
明媚阳光下,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位于贵州省瓮安县的猴场会议纪念馆,利用VR科技、场景复原、电影等形式,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那段波澜壮阔的长征岁月。
1935年元旦,中央红军长征途中,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猴场会议,被称作“伟大转折的前夜”。
参观开始时,少先队员在红色雕塑前庄重地举起右手敬礼;参观结束后,孩子们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稚嫩的笔迹间满怀对革命先烈的敬意。
在一座红军战士与老乡低头扎竹筏的雕塑前,来自山东的游客方先生对记者说:“来这里参观,我再次从伟大的长征精神中获得感悟,为祖国今日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
传统文化焕发时代魅力
秋风送爽,北京园博园内,掌声、喝彩声与乐声交织,第九届中国戏曲文化周的精彩剧目轮番上演。
昆曲《李佩先生》、赣剧《白蛇传》、秦腔《花亭相会》……游客们穿梭于亭台楼阁与园林山水间,体验着“一方水土一方戏”的独特魅力。
首都其他剧场,京剧《锁麟囊》《群英会·借东风》、昆曲《西厢记》《牡丹亭》等,让戏迷在传统唱腔与精湛表演中感受戏韵悠长。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多种方式得以传承和弘扬。
南京熙南里街区甘家大院,从茶馆到戏台,从回廊小亭到假山曲桥,处处皆舞台,幕幕皆美景。
正在这里上演的沉浸式夜游《今熙有戏》,游客可跟着武生学耍枪花,伴着戏曲片段练一段水袖,在月色里听一折《贵妃醉酒》,同时还能换上戏服登台体验。
“看了这么多年戏,没想到自己还能站上戏台唱一回!”老戏迷刘女士提前两小时便抵达现场,经过贴片、包头、装扮,在专业演员指导下登台亮相,表演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西安城墙上,人流如织,不时可见身着汉服的游客拍照留影。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十三座见证古城历史变迁的敌楼焕然一新,首次以公益性主题展馆形式向公众开放,实现了从军事防御空间到文化客厅的华丽转身。
秦腔、瓦当、昭陵壁画、青铜镜、汉唐石刻、古金银铜器……每座敌楼都有不同主题,像一个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品盲盒”,让游客从文物的纹理中一窥“长安”的盛世风华,领略千年文脉的博大精深。
“真的太精美了!铜镜上的花纹和图案让人百看不厌,再一次感叹古人高超的工艺水平,以及历经千年仍然不过时的审美。”刚刚走出古代青铜镜展馆的广州游客唐女士说。
戏曲热、夜游潮、文创热,正随着国庆中秋假期的深入不断升温,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姿态走进大众生活。
多彩文化点亮假日生活
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展览馆人头攒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吸引了大批观众。
“处处是感动,时时受鼓舞,好多场景都让我忍不住热泪盈眶。”曾在新疆工作14年的退休干部黄书伴说,天山南北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心里既骄傲又温暖。
欢歌起舞中,喀什古城东门缓缓开启。游客们或在百年老茶馆细品药茶,或在花盆巴扎亲手制作土陶盆,或流连于汗巴扎的各色美食……古城内熙熙攘攘,洋溢着节日气氛。
为提升全天候旅游体验感,喀什古城景区还推出了5条夜游线路,安排了舞狮、咏春、英歌舞等15场特色演出。
从景区提质升级,到商圈演艺赋能,当代文化在假日文旅消费中日渐展现蓬勃活力。
长沙多个商圈人气火爆,不少游客在逛街购物之余,走进剧场欣赏脱口秀、话剧等演出。在悦方ID MALL商场,《松果喜剧》《美丽人生》等话剧轮番上演;在王府井百货,沉浸式戏剧《杀死马克吐温》让观众从“旁观者”化身为“局中人”;在笑嘛剧场,脱口秀紧扣本土生活话题,以密集笑点精准触发观众共鸣。
“长沙方言梗自带喜感,段子里全是湖南人的生活切片,真实到让人仿佛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看到了很多东西。”来自湖北的游客杨先生说。
富有年轻态的文化形式,既为城市空间注入全新魅力,也塑造出彰显独特品格的文化名片。
东莞市首届松山湖双年展,以“洄游与共生”为主题,勾勒出自然与人文共生的城市图景。其艺术装置《栖息地》以版画表现东方白鹳、黑翅鸢等候鸟的灵动姿态,与湖畔植物交织,备受市民青睐。
“我能从中感觉到艺术家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很有艺术氛围。”松山湖居民罗湘说。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125场充满烟火气息和潮流氛围的“火柴盒”音乐会遍布广东东莞各镇街。粤港澳大湾区及本土音乐人带来的多元音乐,不但为广大市民带来节日欢乐,也展现着大湾区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新面貌。
来源:新华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