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东潍坊诸城市恐龙博物馆,一具长16.6米、高9.1米的“巨大诸城龙”化石骨架标本,引来游客的阵阵惊叹。
“我在来参观的路上就听老师说,这具生活在距今约1亿至70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的恐龙化石,是高大的鸭嘴龙属种,没想到比我想象得还要高大,太震撼了。”参加研学的学生王怡宁说。
诸城素有“中国龙城”之称,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先后在此命名了“巨大诸城龙”等10余个恐龙新属种。今年国庆中秋长假,诸城迎来了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学生,让这座“世界恐龙化石宝库”成为热门科普课堂。
互动体验成为研学新亮点。诸城市在恐龙公园内举办“丛林探险家”活动,学生们护送着“恐龙蛋”,沿途经过气象观测站和“恐龙学堂”等,从中学习户外生存技能、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认识白垩纪时期的代表动植物。
“诸城拥有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来这里研学能丰富知识、拓展视野。”研学团队教师王蕾表示。
在寿光仓颉汉字艺术馆,近百名师生身着汉服,深度体验、认真感受。作为一家汉字主题艺术馆,寿光仓颉汉字艺术馆设立“赏、拼、拓、印、吟、刻、写、涂、捞、染”等十大主题的汉字艺术体验空间,并通过甲骨、竹简、碑刻等千余件展品,结合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将文字发展史转化为一场沉浸式文化体验。
在这里,学生们不仅能在“活字印刷”工坊亲手拓印《论语》名句,还能穿上汉服体验“古法造纸”,感受传统技艺魅力。在活字印刷体验环节,师生们亲手拣字、排版、刷墨。当一幅幅带着墨香的作品呈现时,参与者既感悟了古人的智慧,也在实践中锻炼了动手能力。
潍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云波说,近年来,潍坊市开发12条各具特色的研学旅游线路,涵盖历史文化、地质科普、非遗体验、现代科技等多个领域,不仅让课本里的知识“活”了起来,更在学生心中播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
长假期间,德州禹城市也推出了徒步湿地等多个主题活动,将自然风光、传统文化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在禹城市漯川花雨景区“红色签到墙”前,10岁的齐奕轩写下对祖国的祝福。
在禹城市徒骇河风景区夏都聚落广场,“茶叶拓印画”活动也热闹非凡。家长与孩子合作,将晒干的绿茶、红茶叶片铺在纸上,用鹅卵石轻轻捶打,茶叶的天然纹理便清晰印在纸上。“真是太有趣了,还能闻到茶香。”参与市民李琪说。(记者王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