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香格里拉大酒店推出“住宿+蒙古袍换装体验”,丽江古城万豪万枫酒店推出“住宿+非遗甲马木刻版画拓印体验”......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不少地方围绕“住宿+”推出新产品,不仅催生了新的消费需求,也提升了消费体验。
“住宿+”多维扩展
“住宿+博物馆”“住宿+乐园“住宿+IP”等是不少酒店发展“住宿+”的选择。
记者从锦江酒店获悉,国庆、中秋假期,锦江丽笙酒店携手旗下多家成员酒店,推出多款以“酒店+目的地”为特色的预售套餐。靠近迪士尼度假区的上海宝龙丽笙酒店,推出迪士尼班车接送客房套餐。上海临港锦江国际酒店则携手中国航海博物馆推出门票及讲解客房套餐,并配备航海主题客房。
和巨型奥特曼雕塑拍照打卡,在奥特曼电音舞台享受派对,体验奥特曼主题“盲盒式”客房......“住宿+IP”备受欢迎。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数据显示,其独具IP特色的奥特曼主题酒店假期期间一房难求。
“从住宿消费到‘住宿+’体验消费,体现了酒店逐渐成为文化体验和情绪价值的入口,折射出消费者对消费品质提升的追求。”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韩元军告诉记者,酒店通过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流程消费场景,不仅有助于盘活闲置资产,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还有助于增强其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情感联系,形成消费黏性,发展社群经济。
连锁酒店已在尝试将特色体验融入会员体系。“跟着演出去旅游”热度提升,锦江酒店将“悦见锦江·脱口秀漫旅”12城巡演作为今年会员服务体系的特色活动,会员通过入住活动酒店或使用会员积分兑换,可获得观演资格。该活动自今年4月从深圳启航,截至目前,巡演已相继在深圳、杭州、西安等8大城市举办。
政策支持料加码
“住宿业作为服务消费核心板块,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作用。”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付一夫说,住宿消费可以直接激活消费潜力,并且可通过“住宿+文旅”、“住宿+会展”等跨界融合模式拓展消费空间,如淄博烧烤、榕江“村超”等IP带动当地酒店需求增长,形成消费集群效应。此外,住宿业与餐饮、景区、交通等上下游产业联动紧密,住宿业的繁荣可以带动关联产业协同发展,从而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支持住宿业发展,相关政策有望加码。商务部近日表示,将出台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政策文件。
付一夫认为,未来住宿业相关政策将从两方面发力:一方面丰富产品供给体系,推动存量资源盘活与业态创新,允许闲置商业建筑改作酒店,规范发展民宿、集装箱酒店等非标住宿,同时聚焦“一老一小”需求,推进适老化改造与亲子业态建设。另一方面,加速数字化与标准化转型,依托数字经济优势推广智能酒店建设,应用AI、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来提升运营效率,并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
“住宿业高质量发展,也意味着相关企业急需提升管理效率。”韩元军认为,相关政策或推动住宿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升住宿业管理效能,帮助住宿业优化服务、识别消费者需求,并与当地其他文旅资源更好地对接,打造品牌优势。
➤
➤
➤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