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一到,济南彻底火出了圈,还多了个新外号 ——“挤南”。
尤其是趵突泉,10 月 3 日那天,网友晒的视频里全是人,有人调侃 “语文课本里只说趵突泉美,没说人这么多啊”!
其实这 “挤” 里藏着不少有意思的事儿!
下面,谭天道地,为你解读!
一进景区:从 “看泉” 变 “看人”,热闹里藏着热爱
刚到趵突泉门口,就能感受到那股子热闹劲儿。
排队检票的队伍绕了好几个弯,往前挪一步都得跟着人流走。
好不容易进了园,想凑近看看课本里写的 “三股水”,得先在人群里 “钻” 个小缝。
有个大爷举着手机,踮着脚半天没拍成,笑着说:“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人为一口泉来的!”
其实这 “挤” 不是没道理。趵突泉可是济南的 “泉眼担当”,有着 “天下第一泉” 的名号。
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里就有记载,到现在 2000 多年了,这三股水还咕嘟咕嘟冒得欢。
国庆来这儿的人,有的是想圆小时候课本里的梦,有的是带着孩子感受 “泉城” 的魂,这份热爱凑在一起,才让趵突泉成了 “人气王”。
二寻泉眼:人挤人里,藏着冷知识
别看人多,要是细心观察,能发现不少课本里没提的冷知识。
就说那三股水吧,不是一直都这么 “精神”。上世纪 70 年代,因为地下水开采太多,趵突泉还停喷过好几年,后来济南人花了大功夫节水、补地下水,才让它重新 “活” 了过来。
现在景区里还装着水位监测仪,实时显示泉水水位,能看着这口泉 “好好的”,比啥都强。
再看周围的古建筑,比如观澜亭、李清照纪念堂,每一处都有故事。有个导游大姐嗓门特亮,在人群里喊:“别看现在人挤人,当年李清照在这儿的时候,可是能对着泉水写诗的!”
这话一喊,不少人都停下脚步,掏出手机查起了李清照和济南的渊源,热闹里瞬间多了点文化味儿。
三说体验:“挤” 出来的别样回忆
有人觉得 “挤” 得闹心,但也有人挤出了别样的快乐。
我碰到一对小情侣,男生举着手机拍 vlog,女生在旁边笑:“本来想拍个唯美泉景,结果拍了一肚子‘人从众’,不过这样才记得住啊!”
还有个阿姨,在人群里跟卖糖画的师傅聊上了,买了个泉水造型的糖画,边吃边说:“小时候在济南姥姥家吃过,现在带着孩子来,挤点也值。”
其实旅行不一定非要 “清净”,有时候这种热热闹闹的烟火气,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就像济南人常说的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现在多了句 “国庆趵突泉,人人笑脸”。
等过阵子人少了,再来细品泉水的静,但这个国庆,“挤南” 的热闹,肯定会成为很多人难忘的回忆。
谭天道地想说:说到底,济南成 “挤南”,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它既有课本里的文化底蕴,又有让人想亲近的烟火气。
下次再有人问 “趵突泉值得去吗”,不妨告诉他:“要是想感受热闹的泉城,国庆去准没错;要是想细品泉水的美,啥时候来都不晚。”
毕竟,这口泉,这座城,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谭天道地,欢迎关注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