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金秋十月,“十一”假期的呼伦贝尔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温馨:街巷里的国旗迎风招展,家庭餐桌上的团圆饭热气腾腾,人们或结伴出游饱览秋光,或围坐畅谈共享时光。然而,这份安稳与惬意的背后,离不开一群人的默默坚守——他们暂别家人,驻守在工作岗位,用汗水与责任守护着节日的祥和,让平凡的身影成为假期里最动人的风景。
“十一”假期,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平凡之光・温暖你我》系列报道,旨在捕捉这些藏在日常中的温暖力量,记录平凡岗位上的不凡担当,传递每份付出里的热爱与温度,致敬每一份让节日更安稳的平凡力量,让更多人看见“平凡”二字背后的重量与光芒。
这个“双节”假期,当大多数人奔赴团圆与风景时,有这样一群人,将身影定格在公路的经纬里。他们以岗位为阵地,用坚守织就旅途的平安网,让平凡的日常绽放照亮人心的微光,让每一段归乡与远行的路,都满含温情与力量。他们就是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的公路“守护者”。
服务区里的“大管家”
哈达图公路服务区的清晨,总比别处醒得更早。10月1日,天刚蒙蒙亮,管理员温伟的身影已出现在停车场。他弯腰扫了扫地面的石子,又抬头望向入口方向,车流正带着节日的喧嚣缓缓驶来。“越是过节,越要让大家行得顺畅、歇得舒心。”这是他在岗位上坚守多年的信条。
高峰期的停车场像个不停运转的齿轮,温伟和同事们就是其中的“润滑剂”。他站在车流交汇处,手臂抬起、落下,每一个手势都精准有力,指引着轿车、货车驶向对应的停车区;遇到找不到车位的司乘,他会快步上前,领着对方穿过车辆间隙,直到找到合适的位置;看到保洁员忙不过来,他又迅速协调人员增补,确保卫生间、休息区始终干净整洁。一天下来,他的微信运动步数稳稳超过两万步,“看到车辆有序停放、司乘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对我们的服务满意,那所有的忙碌都值得。”他说。
服务区里升级后的“司机之家”,是温伟和同事们用心打磨的“温馨港湾”。内置的硬件设施及软装绿植,样样浸透着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血。除了舒适的休息区,还有共享厨房、母婴室、洗衣房、24小时供应热水的淋浴间。一位货车司机笑着说:“以前在服务区只能趴在方向盘上眯一会儿,现在来司机之家能舒舒服服睡一觉,还能热口饭、充上电,非常方便!”
温伟和他的同事们在哈达图公路服务区以“不打烊”的坚守,筑起了群众出行的平安防线。他们知道,他们守着的不只是一个服务区,更是万千家庭的团圆路,每一次耐心的指引、每一处细节的打磨,都是在为这份团圆保驾护航。
国道上的“美容师”
在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满洲里分中心管护的路段间,藏着一段“风光长廊”——331国道黑山头至扎赉诺尔段,如一条银色丝带,串联起广袤无垠的草原、澄澈蜿蜒的额尔古纳河与水草丰茂的湿地,一直延伸至洋溢异域风情的满洲里。
侯俊是该中心的一线职工,也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公路“美容师”,这个“双节”假期,他用铁锹、扫帚,默默守护着这条路的畅通与整洁。
徒步巡查是侯俊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10月2日下午,他和同事们沿着路基一步步往前走,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路面、边坡和护栏。遇到路边的警示牌歪了,他们会合力扶正、固定;发现湿地衔接处的边坡有水土流失的迹象,便立刻记录下来,制定加固方案。“这条路连着草原和湿地,生态脆弱,咱们不仅要保畅通,还要护环境。”侯俊的话语朴实却坚定。夕阳西下时,草原被染成了金红色,游客们举着相机记录美景,侯俊和同事们却只能在路边的树荫下,匆匆扒几口早已凉透的盒饭。但只要听到过往司乘随口夸赞“这条路真顺,风景真美”时,所有的辛苦与疲惫都会化作比晚霞更温暖的满足。
记者注意到,在清理边沟时,侯俊总是走在最前面。他握着铁锹,用力将沟里的枯枝、碎石挖出来,动作干脆利落。常年的劳作让他的指尖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手掌上也留下了几道深浅不一的疤痕,他说:“这些都是‘军功章’,这条道不只是一条交通要道,对游客来说,更是欣赏美景的一条景观道,每一次养护都要格外用心,才能让这份美景不打折扣。”
这个假期,温伟在服务区的车流中忙碌,侯俊在国道的秋色里守护,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公路人,或是在值班岗位24小时待命,或是在偏远路段排查隐患,他们用坚守对抗疲惫,用责任守护旅途,让每一个途经这里的人,都能在欣赏呼伦贝尔的山河之美时,更感受到一份直抵人心的温暖。
END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爽
美编:任彦依
主编:鄂桂晶
监审:韩永刚 郭悦
监制:康健 陈静文
总监制:张晓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