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秭归县地名志》记载,仙女山主峰海拔高1584米,位于秭归县九畹溪镇、郭家坝镇之间,耸立在烽火山、白云山、大王山三山之中,涵盖九畹溪镇桂桠村、界垭村、仙女村,郭家坝镇的荒口坪村等地。

仙女山的山腰悬岩峭壁,山顶多峰林立,有天空堡、双石柱、马鬃岭、葫芦寨、剪刀岩、龚家寨、宝塔岩、轿顶岩等二十多个山峰。

这些山峰千姿百态,百般妩媚,或巍峨高耸,或笔立云霄,或秀丽多姿,点点独具特色,个个优美壮观。


有的像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像古时的皮水囊,有的像侧卧的佛像仰望天空,有的似手指指向苍穹。

有的像士兵擐甲挥戈守卫乡土,有的则似一对恋人相对而立,凝情注视,脉脉无语。

仙女山原名野火山,其名来源于一段动人的传说。
根据当地流传的故事,话说唐朝玄宗时期,青滩龙马溪的杜员外有个女儿,名叫杜巧云(有人也称巧姑),她心灵手巧,品貌超群。
巧云与为人忠厚老实的柳石明相爱,私底结下良缘。 不想杜员外嫌贫爱富,硬要把巧云许配给九畹溪的杨家少爷。
尽管巧云苦苦哀求,杜员外却毫不心动,责骂她“违反家规、败坏门风”。
娶亲当天,巧云被强行拖入轿中。当花轿经过野火山时,巧云破轿而出,跳岩自尽。 另一版本传说中,花轿过荒口坪后,轿中似有一团红光从轿顶飞出,落在对面山崖上,人们后来发现轿中只有一块大石头。
巧云去世后,并未从爱人和亲人的记忆中消失。
据说柳石明思念巧云,悲痛欲绝。一天夜晚,他梦见巧云飘然而至,亲切地告诉他:“我俩婚姻未遂,情缘尚存”。巧云承诺每年为柳石明做一双鞋子,以表衷情。 她让柳石明每逢八月八日上野火山取鞋。柳石明按照梦中指引前往,果然拿到了一双鞋子。一年、两年、三年,年年如此。
在另一版本中,巧云的母亲因思念女儿成疾。巧云托梦给母亲,让她叫弟弟在八月十五正中午来取鞋子。
然而有一年,弟弟提前去了,看见姐姐正背对洞口做鞋,激动地喊了一声“姐姐”。 巧云没有回头,瞬间消失,一下子就没影儿,做鞋子的剪刀被丢在岩下。
这件事传来传去,越传越神奇,当地人都说巧云上天成仙女了。人们把野火山改名为仙女山,把巧云丢弃剪刀的地方叫作剪刀岩。
后来,不少人到仙女山上祭拜仙女。到了宋朝神宗时期,人们在仙女山上修建了仙女庙,先后在三个山顶上修建过庙宇,供奉着仙女塑像。
清道光三十年秋月二十二日,仙女庙修过一次,清光绪二十六年元月二日,仙女庙修过一次。
每年的八月初八(仙女巧云的生日),长江两岸的善男信女都会来仙女庙朝拜,纪念这位忠贞的仙女。甚至广西、广东、湖南、河南、四川等省不少民众也来此地烧香祭拜。
他们求财求子,免灾免难。传言只有心地善良,许愿真诚,很多祈求都会实现,非常灵验。

如今仙女山上的简易庙堂,据说是一位浙江老板的还愿之举,投资请人兴建的。仙女的木质像,是郭家坝一位木匠师傅雕刻的。在仙女生日那天,有不少信众到此唱戏纪念。
每当云雾缭绕仙女山峰,当地人常说,那便是仙女的身影依然守护着这片她热爱的土地。
如今的仙女山,虽未完全开发,却以其原始之美和传奇色彩,吸引着那些不畏艰难的旅行者前来一探究竟。
秭归仙女山开发项目招商
项目名称:仙女山自然山水生态资源开发项目
项目地址:秭归县九畹溪镇桂垭村、仙女山村
产业类别:文旅康养
项目规模及内容:仙女山民间传说和佛教文化厚重,区域内地质以石灰岩、页岩为主,奇峰、大岩屋、溶洞较多;民房结构以土木,草木、石木为主,农耕文化保存较好,适合连片开发,打造以观光体验、文化演艺为核心产品的旅游度假区或景区,配套建设学生写生实践基地、观光平台、围猎场、石趣公园等项目。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九畹溪镇 于国波
县文旅局 董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