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元飞泰国,机票彻底绷不住了
前几天晚上快10点,成都天府机场飞曼谷素万那普机场的机票,居然19元起售!
刚开始刷到这截图,我还以为是系统出bug了,后来才发现,不止这一趟,直播间里还有200元飞韩国、350元往返曼谷的票,甚至飞莫斯科单程才600元。

这价格放在几年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打开社交平台的出行直播间,满屏都是这种“骨折价”机票,不少人跟我一样,第一反应都是“这是真的吗”?
直播间囤票,便宜是真的,但兑换也得拼手速
身边还真有人专门蹲直播间囤机票,张萍就是其中一个。
她家住海南,在四川上班,常年要在成都和海口之间跑。

本来想在传统OTA平台买机票,但去年年底在川航直播间抢了张299元的次卡,算下来比OTA平台便宜快一半,从那以后就改蹲直播了。
今年9月初,川航直播卖票,她早早等着9点开播,十分钟就抢了三张599元的次卡,还第一时间兑换了国庆从海口飞成都的机票,算是运气好的。
但也不是每次都顺利,今年8月22号她买了张深航499元的次卡,过了一个多月都没兑换成功。
“本来想囤着备用,后来发现兑换的时候,要么时间对不上,要么仓位没了,就算有票也没几张”,张萍这话我挺认同的,便宜是真便宜,但这兑换难度,确实有点考验人。

还有周雯夫妇,也是直播间囤票的常客。
去年囤了广州飞日本的往返票,人均才1000元左右,今年又囤了伦敦往返的,人均1770元。
他们说最看重的就是“没兑换能全额退”,就算没假期也不亏。
航司这招“未兑可退”确实聪明,既让人愿意囤票,又能提前把钱收回来,就是对咱们消费者来说,得记住“兑换成功了就不能退”,不然临时改行程就麻烦了。
现在蹲直播间囤机票的人越来越多,航司也越播越勤,有些航司一个月能播八九场,平台也从微信小程序转到了抖音、小红书。
如此看来,直播间已经成了航司卖低价票的主要阵地,只是大家刚开始都怀疑“天上掉馅饼”,后来慢慢发现,这馅饼是真的,但得抢,还得会兑换。
聊完咱们普通人囤票的事,再说说航司为啥要这么卖机票,这里面其实全是无奈。
毕竟要是日子好过,谁愿意把机票卖这么便宜呢?
航司低价卖票,不是大方,是实在没办法了
航司在直播间卖机票,其实早有苗头。
2019年5月飞猪搞了场“安心票大闯关”直播,第一次在里面加了机票优惠券,200张券居然核销了170张,转化率挺高。
到了2020年,各大航司就开始扎堆进直播间了,春秋航空董事长都亲自上阵,那场直播有800多万人看,最高的时候60多万人同时在线,这阵仗在当时可少见。
后来,南航、海航这些航司也跟着在小程序、OTA平台开直播,到2025年,“骨折价+未兑可退”就成了直播间的标配。
本来想,航司这么卖力卖票,业绩应该不错吧?但查了数据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就说国有三大航,国航、东航、南航,从2022年上半年开始就亏得厉害,三个月合计亏了快500亿,比2021年全年亏得还多。
到2025年上半年,还是没扭亏,国航亏了18亿多,东航亏了14亿多,南航也亏了15亿多,这一亏就亏了5年。
为啥会亏这么多?首先是成本太高,2025年上半年三大航的燃油成本占了营业成本的三成还多,国际油价涨一点,航司的成本就跟着涨。
而且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又让航司多了笔汇兑损失。
更难的是,航司还有很多固定开支,比如飞机租赁、员工工资,就算不飞,这些钱也得花。
所以就算机票卖得便宜,飞一趟也比停着强,至少能有点收入,不然损失更大。
最让人搞不清的是,2025年上半年国内出游的人有32亿多,比2019年还多,按说航司应该不愁客源,但为啥还亏?后来才明白,人多是真的,但机票卖不上价也是真的。

上半年国内经济舱均价才740元,比去年降了点,比2019年也降了。
说白了,就是航司为了抢客源,互相压价,结果票卖得多了,利润却没了。
而且现在航司的日子,还得面对来自高铁的竞争。
2023年以后,高铁直达线路比民航多不少,有1900多条航线和高铁重合,尤其是800公里以下、3小时能到的路程,大家更愿意选高铁,准点还便宜。

2023年1000公里以内的短航线,航班数比2019年少了20%,客人也少了33%,这对航司来说,又是一笔损失。
国际航线也不给力,2025年上半年国际航班比去年多了些,但比2019年还少12%,客座率也就80%左右。
国航本来国际业务做得多,现在国际线没恢复,只能把飞国际的宽体机调到国内,结果国内航线更挤了,有些热门航线有十几家航司在飞,不降价根本没人选。
当然,也不是所有航司都亏,春秋航空就赚了不少,2023年、2024年每年净利润都超22亿,2025年上半年也赚了11亿多,吉祥航空、海航这些民营航司也盈利了。
这些航司找对了路子,没有跟着大航司一起低价内卷,而是做了些差异化服务,比如春秋航空搞的“短途精品游+机票”套餐,就挺受欢迎。
现在咱们能买到19元、200元的低价机票,确实是占了便宜,出门旅游更划算。
但对航司来说,这不是长久之计,总靠低价卖票,就算能回笼资金,也赚不到钱,早晚得出问题。

未来航司肯定得变,不能再拼价格了,得拼服务、拼特色,比如针对家庭旅客搞点专属服务,或者跟旅游平台合作搞定制线路。
只有这样,航司才能走出亏损的困境,咱们消费者也能既买到划算的机票,又享受到好服务,这不才是双赢嘛。
说到底,机票“绷不住”是暂时的,航司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才是真的解决问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