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茶
前言
“桂林山水甲天下”曾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旅行地,但现在,这座以自然景观闻名的城市正面临游客大幅流失和年年亏损的困境。
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虽然掌握着漓江、两江四湖、银子岩等顶级资源,却五年来亏损接近10亿,游客人数也急剧下降。
曾经的旅游热土,如今却成为了游客“避坑”名单上的常客,餐饮宰客、景区管理混乱、旅游团套路层出不穷。
难怪大家宁愿选择其他城市,桂林的美景也没能挽救它的“衰退命运”。
桂林能否扭转乾坤,重回辉煌呢?
顶级景区也不能救桂林?
桂林拥有漓江、两江四湖、七星景区、银子岩等数不胜数的顶级旅游资源。
仅漓江游船,就曾是全球游客梦寐以求的旅游项目;两江四湖的夜景被誉为“明信片级”的美景;而“桂林千古情”演出,也曾是一票难求的爆款。
对于其他旅游城市来说,桂林的这些自然资源几乎是无价之宝。
正是这些顶级资源,竟然没能带来可观的收入,反而让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连年亏损。
以2024年为例,该公司全年亏损2.04亿元,比上一年亏损幅度暴增了1800%。
更加让人震惊的是,第四季度的亏损额高达1.8亿元,这相当于公司每天一开门就亏损200万。
那么,桂林的这些资源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呢?
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收入结构仍然过于依赖传统的门票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80%。
然而,门票经济在当今旅游业中已逐渐显得单薄和滞后。
尽管桂林的自然景点资源丰富,但却未能像厦门、成都等地一样,通过开发特色民宿、文创产品、餐饮等衍生消费来提升游客的消费体验和多样化需求。
厦门的鼓浪屿早就不依赖单纯的门票收入,而是通过民宿、特色海鲜餐饮、文创商品等方式,让游客心甘情愿地掏出更多的钱。
相比之下,桂林却还停留在以门票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上,忽视了提升游客“二次消费”的机会。
桂林的旅游资源本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却由于管理层的不善运营,导致了景区的服务和游客体验严重下降。
以漓江游船为例,曾经人满为患的船只,如今常常空座一片,游客上船的比例远低于预期。
此外,那个曾经爆棚的“桂林千古情”演出,也经常出现演员多于观众的尴尬场面。
这些顶级景区,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却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创新,导致游客流失,原本的吸引力逐渐消退。
景区的体验变得越来越不符合现代游客的需求,也让人们逐渐失去了对桂林的兴趣。
宰客现象严重
桂林的“宰客文化”已经成为一个臭名昭著的标签,不少游客抱怨一到桂林就感觉被当成了“提款机”。
这种情况从游客的饮食、住宿、交通,到旅游团的安排等各个方面都可以找到显著的体现。
由此,桂林的旅游口碑已经几乎崩盘,游客纷纷选择其他地方作为替代目的地。
桂林的餐饮宰客现象堪称登峰造极。
当地的啤酒鱼,明明在巷子里的老店只需68元一份,但在为游客专门开设的餐馆里,价格竟然被标到288元!
更为离谱的是,一些餐馆甚至玩起了“阴阳菜单”的把戏。
当店员发现你是外地游客时,会立刻拿出一本“精装菜单”,其中的价格比正常菜单翻了三倍。
这种明目张胆的价格欺诈让游客感到非常不满。
近年来,桂林的旅游团也饱受诟病。很多旅游团标榜“纯玩无购物”,但实际情况却是,游客一上车就被带到各种购物店。
无论是银器店、茶叶铺,还是丝绸馆,都充满了导购员的推销攻势。
游客们常常在导游的“威胁”下,忍不住掏出钱包,购买高价商品。
甚至有些导游会用道德绑架的手段,威胁游客如果不购物,就会让整个行程陷入困境。
这种“低价团”的隐性收费模式,严重破坏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游客的好心情被这些“套路”摧毁,而这种做法也成为了桂林旅游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景区管理的混乱也是桂林旅游口碑下降的原因之一。
象鼻山公园的门票价格曾经高达70元,但在网友的投诉下才不得不改为免费预约制。
周边的商户却巧妙地绕过这一规定,推出了“买198元文创产品送入园资格”的变通方式。
与此同时,黄牛党也在景区门口公然倒卖预约码,游客若不愿排队,就不得不花费额外的50元购买预约码。
游客在桂林的旅游过程中,还面临着随时可能遭遇的各种骗局。
路边的野导游、假冒工作人员、强行收费的摄影师,已经让不少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觉像是在走一趟“智商税”的旅程。
这样的乱象,让原本美丽的桂林山水,也变得让人心生厌恶。
桂林如何打破“门票经济”?
桂林旅游的困境,不仅仅在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在于其管理理念的滞后。
长期依赖传统的“门票经济”,而缺乏创新的思维,导致了这座城市在旅游行业的衰退。
尤其是在全球旅游业越来越注重游客体验、文化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桂林的这一“老旧”经营模式,显得更加不合时宜。
桂林要想重拾旅游业的辉煌,首先必须打破“门票经济”的束缚,向更具多元化和创新的经营模式转型。
借鉴厦门、成都等城市的经验,桂林可以通过发展民宿、特色餐饮、文化创意产品等方式,提升游客的消费欲望与满意度。
例如,在漓江沿线开发一些特色民宿,提供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旅游体验;在餐饮上,通过本地特色菜品、手工艺品等吸引游客购买。
除了景区设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减少宰客和过度收费的行为。
要加强对旅游团的监管,打击非法低价团和强制购物现象。
要想彻底改变桂林旅游的口碑,必须打破餐馆、出租车、景点之间的回扣闭环。
只有将这些“灰色利益”割除,桂林才能恢复游客对其的信任。
同时,桂林还需要加强对旅游行业的法规管理,对不法商家进行严惩,确保游客的权益。
结语
桂林旅游的衰落,虽然有资源管理上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由于管理层的传统思维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迟缓。
要恢复桂林的旅游魅力,关键在于打破陈旧的经营模式,敢于创新,并逐步改善游客体验。
毕竟,桂林依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只要能从根本上改变经营理念,未来依然有可能迎来一个全新的旅游复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