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今年的双节,山西,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长子崇庆寺、法兴寺以及阳城县的非遗琉璃博物馆等景点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外国朋友——来自美国的科恩·杰森和坦桑尼亚的游客(中文名字:李乐山、杨帅)
美国的科恩·杰森在长子法兴寺
当科恩·杰森踏入崇庆寺那古老的山门时,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崇庆寺内,古朴的建筑、精美的佛像,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浓厚的宗教气息和艺术韵味。科恩·杰森漫步其中,眼神中满是惊叹与好奇。他时而驻足凝视一尊尊佛像,仿佛在与历史对话;时而轻触斑驳的墙壁,感受岁月留下的痕迹。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朋友,竟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讲起了神话长子的故事。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古老传说,仿佛将大家带入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尊重。游客们围在他身边,听得如痴如醉,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和掌声。在他的讲述中,神话故事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画面,让人们对长子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坦桑尼亚的游客李乐山和杨帅在阳城琉璃博物馆
与此同时,在阳城县乔氏非遗琉璃博物馆,来自坦桑尼亚的游客李乐山和杨帅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向往,走进了这座位于阳城县凤城镇后则腰村的琉璃艺术殿堂。
刚一进入博物馆,五彩斑斓的琉璃制品便映入他们的眼帘。精美的琉璃瓦、栩栩如生的琉璃摆件,每一件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李乐山和杨帅瞪大了眼睛,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他们小心翼翼地在展品间穿梭,仔细欣赏着每一件琉璃作品,不时用手轻轻触摸,感受着琉璃的细腻质感。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为他们介绍着琉璃的制作工艺和历史文化。李乐山和杨帅听得十分认真,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工作人员都耐心地一一解答。在了解到琉璃制作工艺的复杂和精湛后,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佩之情又增添了几分。
为了让他们更深入地体验琉璃文化,工作人员还邀请他们参与了一次简单的琉璃制作活动。李乐山和杨帅兴奋不已,他们穿上围裙,戴上手套,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拿起工具,开始小心翼翼地塑造琉璃作品。虽然动作有些生疏,但他们专注而认真的神情让人动容。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各自完成了一件属于自己的琉璃小饰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在双节的山西,无论是崇庆寺、法兴寺里科恩·杰森讲述的神话故事,还是阳城县乔氏非遗琉璃博物馆中李乐山和杨帅的亲身体验,都展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美好景象。
这些外国朋友的到来,不仅为山西的旅游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也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外国朋友走进山西,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加走向世界。
(本报记者/杜俊、陈来全)
中国晨报融媒体中心编辑部/编辑/关晓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