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去到西藏。西藏也将文化旅游产业列为九大特色产业之一,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今年1至8月,西藏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1.3%,文化产业产值超100亿元。
西藏壮美震撼的景色真是太吸睛了,就连小小的文创,也卖得很火。接下来,就跟着总台记者一起,去看看他发现了哪些好东西。
总台记者卢柯宇: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总能刷到布达拉宫直发的抱枕、挂件这样的文创产品,那么像这个书签,就是将布达拉宫的外墙进行艺术化处理,既美观实用,又带火了一个网红拍照打卡点。在布达拉宫文创体验馆,还藏着更多意想不到的创意。
布达拉宫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晋美:现在我们会把很多文物上面的元素雕刻下来,然后运用到文创产品。这款杯子的一块是墙体的颜色,另一块是墙体上面的白玛草的颜色。
布达拉宫文创在刚“开张”时,还带着点“严肃范儿”,主打馆藏文物复制品。可慢慢发现,游客们更想把布达拉宫的记忆“握在手里、用在日常”。
这几年,工作人员研发出了400余种、1000多件文创产品。2024年的销售额比2015年增长了近10倍。
总台记者卢柯宇:打卡完布达拉宫,还可以来一碗藏面。藏面是西藏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现在除了来上这么一碗藏面,远道而来的游客还可以选择把它带回家。
这里是文创品牌快闪活动的现场,在这里,藏面并不是茶馆里售卖的实物,而是像我手上这样毛茸茸的文创产品,游客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配料,做一碗专属藏面带回家。
文创品牌负责人符诗雨:我们希望更多地创造出一些具有西藏生活特色的、更具有烟火气人情味的一些文创产品。一个是藏面,每一个藏面里面都是有单独装的葱跟牛肉的料包。第二个是我们的肉饼,是一个小的零钱包。
从布达拉宫的宫墙纹路,到藏茶馆里的一碗热面,传统文化正借着创意设计,悄悄“钻进”现代生活里。这些会“讲故事”的小物件,把高原的阳光与祝福,都悄悄揣进了日常里。这份创意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也催生出亮眼的产业成果。“十四五”期间,西藏文化产业产值达434.3亿元,旅游接待1.9亿人次。其中2024年西藏文化产业产值达111.44亿元,同比增长23.8%。如今,这些小小的文创,成了西藏与世界对话的“软名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