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深融,体验升级!
平凉多元业态点亮国庆假期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佳玥
10月5日,我市国庆假期文旅市场延续前几日的火热态势,全市文化旅游系统通过精心策划的主题活动、多元融合的旅游业态和全面强化的服务保障,为广大游客构筑起一个兼具文化厚度与生活温度的假日空间,呈现出“文化惠民浸润人心、山水秋色引人入胜、精品展览滋养精神、监管护航保障有序”的生动局面。
国庆期间,平凉以“艺韵流芳颂华诞”为主线,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深度融合。崆峒古镇、崆峒大剧院、崆峒不夜城等地秦腔声声入耳,德韵文化传媒公司与学义秦腔团连续献演《玉堂春》《周仁回府》等经典剧目,锣鼓铿锵、唱腔激昂,吸引大批市民游客驻足喝彩。文博场馆成为青少年感知文明、启迪智慧的重要阵地:市博物馆“国庆平博行·剑上华夏魂”社教活动带领孩子们探秘青铜文明;华亭市博物馆“衍纸繁花·共筑中国梦”手工体验以纸艺传递家国情怀;市图书馆“月亮的秘密”少儿科普实践激发探索热情。皇甫谧医养文旅景区推出的针灸文化实践研学活动尤为亮眼,通过针灸体验区、寻药体验区、AI智能互动及非遗展陈,实现“望闻问切”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创新融合。静宁县东苑小区、中街劳动驿站与银河书屋24小时城市书房,则如黑夜中的文化灯塔,点亮市民的精神家园。
围绕“百年风华·英雄赞歌”红色研学、“峻极神工·瓦黛流觞”古建游学、“千载妙相·古韵琼瑰”石窟艺术、“千龛邀月·一骑听禅”自驾怀古等十大主题线路,平凉全域旅游格局进一步深化。崆峒山、海寨沟等景区清晨薄雾缭绕,秋叶斑斓,游客漫步其间,赏自然之美、感天地之灵。崆峒山上武术表演如龙腾虎跃,汉服巡游衣袂翩跹,五味宫煲汤红牛暖胃更暖心。泾川县西王母文化景区、田家沟生态风景区及新亮相的“文化三馆”成为文旅融合的热门目的地,游客在此沉浸式体验文艺创作与古老文明的交织魅力。龙泉寺景区以苍翠林泉、清新空气被誉为“天然氧吧”,吸引众多旅行团前来康养休闲。乡村旅游持续升温,西沟村“云栖印宿”的袅袅炊烟、中台镇水泉文创街区的秋日晨韵、米家沟灿若云锦的菊花花海,共同勾勒出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画卷。
节日期间,我市以翰墨丹青礼赞时代,以文物展陈溯源历史。“翰墨庆华诞·人民颂盛世”全市人大系统主题书画展、“凝心聚力·翰墨同行”政协书画展笔走龙蛇、丹青溢彩;进士及第——平凉、天水市县进士书画展彰显陇东文脉绵长;曾鲁斋书画珍藏展则呈现“一纸烟云万木生”的艺术境界。主题展览同样精彩纷呈:“薪火相传八十载·平东抗战铸英魂”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展庄严厚重,礼赞民族精神;“古豳遗珍·赫赫光华”庆阳古代青铜器展再现春秋战国的礼乐文明;《泾水长歌·泾川历史陈列展》以宏大叙事讲述古泾州沧桑变迁;“古堡影像·庄浪记忆”影像展则用镜头定格水洛大地的岁月流金。
为保障假日市场平稳有序,市文旅局强化全域联动与精准监管,紧盯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民宿等重点场所,严格规范服务流程,持续优化旅游环境。全面落实24小时值守与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响应迅速、投诉处理及时。通过深化县区联动、动态调度机制,实时掌握市场运行与执法情况,并按程序向上级部门报送信息。
此次国庆假期,平凉以文化为魂、以山水为媒、以服务为本,不仅展现了“文旅+”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更塑造了“诗意栖居·心安平凉”的假日旅游品牌形象,为市民游客营造出兼具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的高品质文旅体验。
丨来 源 丨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丨制作丨平凉市融媒体中心丨审核丨杜发强 刘 杰
丨 编辑丨韩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