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家国同庆。10月1日,福建省连城县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华灯初上,一场以“非遗沉浸・双节共欢”为主题的2025年连城国庆中秋“非遗奇妙夜”活动惊艳启幕。当承载千年文脉的姑田大龙与酷炫吸睛的3米机甲悟空惊喜邂逅,传统非遗的厚重底蕴与国潮科技的鲜活活力碰撞交融,为市民与八方游客打造了一场“穿越古今”的沉浸式文化盛宴,也为连城“双节”文旅市场强势点燃第一把热力之火。




随着暮色渐浓,闽西山城连城仿佛被按下“时空穿越键”,处处皆是奇幻景致。机器人擂鼓奏响活动序曲,清脆鼓点中,40名棒球少年活力登场,快闪挥棒间尽显青春朝气;客家青狮灵动“上桌”,瞬间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西游IP方阵和机甲牛魔王、孙悟空与游客趣味互动;天下第一龙”的姑田游大龙霸气巡游,龙身蜿蜒穿梭于古街巷道,绚烂烟花秀在夜空绽放,点燃全民狂欢热情;“姑田小龙”在150名孩童的小手里闪烁如星河;身着华美汉服的提灯人缓缓穿行。一步一景皆惊艳,一眼一画皆故事,非遗元素与科技机甲在此刻完美交融,交织出绚烂奇幻的火花,让人恍若踏入一座“光影浮动的新派客家幻城”,沉醉其间不愿自拔。


参加抬龙的小朋友罗皓轩高兴地说:“这次活动真的太棒了!让我有机会亲手抬龙机会,深刻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以后我也要成为传承者,把我们姑田的龙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抬下去,传承下去。”

这场“双节”奇妙夜不仅有动态巡游的热闹,更有静态展演的精彩,真正实现“移步皆惊喜,转角遇爆点”。活动以“非遗+国潮”为创意核心,以“烈焰+光影”为视觉基调,精心打造多元场景:水南桥畔,太极拳行云流水、刚柔并济,连城拳气势如虹、拳拳有力,两种拳法“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倒映在水面与圆月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绝美水墨画卷;古色古香的梨园之内,国风音乐专场演出温情开唱,悠扬曲调、婉转唱腔余音绕梁,让观众沉醉在传统音乐的魅力之中;梨园侧边,非遗文创集市热闹非凡,剪纸、竹编、客家刺绣等老手艺以新潮形式亮相,让传统技艺“潮”起来、活起来,吸引游客纷纷驻足选购;文庙广场更是好戏连台,“嫦娥”与“玉兔”借助威亚凌空飞舞,仿佛从月宫降临人间,水幕秀缓缓展开,将“大龙传说”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墙幕秀则映出连城的“小城故事”,一幕幕皆是乡愁与温情。传统技艺顺着升腾的烟火气走进寻常生活,编织出“双节”记忆里那些会跳动、会发光、会让人忍不住尖叫的精彩片段。



游客叶钊洋兴奋地说:“我从广州过来的,今晚看到有非遗的大龙还有鱼灯。各种丰富的节目,印象比较深刻,现场感觉氛围很好。”


作为“客家祖地”,连城县拥有8项国家级、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活动依托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与冠豸山优质生态资源,以“非遗+旅游+互动”为核心思路,通过沉浸式演绎让非遗“看得见”,借助互动体验让非遗“摸得着”,凭借场景化呈现让非遗“可参与”,更以精彩内容激发游客主动传播,真正实现非遗“能传播”。这一创新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连城文旅品牌的影响力,更让游客的体验感升级,助力连城进一步擦亮“宜居宜业的山水生态旅游城市”名片。

如今,连城正以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为非遗传承与旅游发展的深度融合写下生动注脚——通过“非遗奇妙夜”这样的特色活动,让冠豸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 5A 景区的金字招牌借夜色“出圈”,更让连城国家级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成果变得可触摸、可感受、可带走。据悉,下一步连城将持续发力,推出非遗研学、非遗采风等活动,以常态化、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把一次性的“流量”沉淀为可持续的“留量”,让连城真正成为国内外游客心中向往的“非遗体验目的地”,让客家文化与非遗魅力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记者:黄水林 钟桂兰 张彦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