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薰门城楼是平遥古城的正门,故登古城墙选择由迎薰门入。
第十二站:平遥古城墙
行至城门前,一袭古装、手持罗扇倚在护城河桥边旅拍的女子温柔了我的视野,也为城楼印象增添了几分历史沧桑的美感。我爱汉服,深于骨髓。经过她,眼神交汇之际忍不住抛下一句“特别美”。对方婉尔道谢,眸子忽得清亮明媚......愿她这份旅拍精致美好。
入城门,望向那个初到古城时,站在街口路牌下发呆的地方,竟有种故地重游的意味。
平遥古城墙始建于西周,最初为夯土城垣。现存城墙明、清两代均有增补修建。古城墙如今依旧保持着明初的构建和样貌。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
刷通票沿楼梯登城墙,古朴典雅的三重檐和璀璨的琉璃瓦映着湛蓝的天空,顿时洗去了内心的浮躁,脚步也轻盈。
城墙全长6.4公里,由瓮城、城楼、角楼、点将台等组成。瓮城地方狭窄不利于敌军展开进攻,可延缓敌情、增强城池的防御,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可趁机四面射击。六座城楼是城池中重要的空中防御建筑,是战时主将坐镇指挥的地方。角楼位于城墙四角,视野开阔可观察敌情。
城墙3000个垛口与72座敌楼暗合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儒家典故,妙不可言。
向内可俯瞰全城。
向外能远眺田野山峦。
城墙上可让冬冬拍照留影。
低头可见平遥城砖。
一直向前可至角楼。
随处可定格不一样的瞬间,都是靓片。
远离人群处可顽皮放肆。
坐北朝南的角楼下可长镜环拍。
短暂休息,长空万里流云不觉飞。天空深邃,行步无数身心不觉累。
青砖上的蜗牛不知一路爬了多久。
来过便好,适可而止,拍拍衣服起身原路折返。回首可见漫漫来时路。
行至中段由云路老街下。
沿此路亦可通往文庙。
街头巷尾阡陌纵横。
道贯古今千祥云集。
总之,登城墙选择从迎薰门上,再从云路老街下,既能免去过度徒步之苦,亦能感受绝佳的视角。
旅拍店门口街拍欢乐多。
商海行走多年,见识过唯利是图、深奸巨猾无数。和冬冬依旧心照不宣一直在努力做守信的傻瓜。下城墙后两人匆匆前往察院附近去赶赴“定会再来吃一餐”之约。年纪越大,越怕将许诺丢在地上。
老板娘说厨师是她儿子,以前是京城名厨,近些年被她强行唤回自己的老宅经营餐馆,后因各种原由在城外建了新的屋舍院落云云......在平遥第二次吃山西过油肉,瘦而不柴,多食不腻。
陈醋炒鸡蛋蓬松鲜香,回味无穷。
土豆麻花炒碗托独具特色,大概是当地人平日里最常吃的面食了。
吃撑,再喝完沙棘汁,手机已充满。挥手道别行至十几米远后......果然冬冬又落下了东西(这次是帽子),似乎不丢三落四就不符合他的剧本。折回去取时,恰逢老板娘追出来,相视而大笑。于是,她斑白的发、慈善的目、爽朗的笑自此就定格于那一刻记忆的相框里了。
立于城墙角楼边,或行至城墙脚下,或行走于市井巷尾,只要抬起头,看一看一尘不染的天,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
渴望去不同的地方,看不一样的风景,一边行走一边感受,一边放下一边接纳。愿每一次出发,都有所弃,亦有所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