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朋友圈被荆州刷屏了。不仅有一天24万人涌入,挂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7治区、上百座城市车牌的车辆把各大停车场停满。更有一浪高过一浪的网络声浪。
何以火爆荆州?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源于荆州举全城之力创建5A的决心。
围绕早日实现这一目标,才有了古城内外这么多停车场的建设改造和升级;才有了“千年一城满风华"的四大城门片区的实景演出与互动;才有了张居正街、三义街的改造和关帝庙片区的改造提升,这是在为提升千年古城的旅游品质加分。

而交警对轻微违法行为不贴条不罚款;市场监督部门提前对酒店、餐饮和旅游企业发放不得涨价的告诫提醒。这些细节更是让南来北往的旅客宾至如归。
深夜十一点的五一路,停车场里停着天南海北的车牌——泸A、粤A、川A、辽A、琼A、苏A、甘A、陕A……仿佛全国的车都开到了这座江汉平原的古城。
大数据告诉我们,每10个来荆州的游客,就有4个来自武汉。但更让人惊讶的是,从广东、浙江甚至陕西远道而来的游客,也占了不小的比例。这个“十一”,荆州迁入指数甚至超过了今年五一。古城东门人挤人的画面,成了这个假期最真实的写照。

但这次,荆州赢的不仅仅是人数。过去,大家来荆州无非是看看古城墙、逛逛博物馆、玩玩方特。今年却完全不同,张居正街的老字号市集排起长队,长大美食街的烟火气持续到凌晨,松滋洈水的露营基地住满了武汉来的年轻人,洪湖的实景演出场场爆满。
荆州终于实现了旅游的“多点开花”。而这一切,并非偶然。
何以火爆荆州?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邂逅”!
为了这个双节,荆州做了三件“实在事”:
第一,真金白银地给实惠。522万消费券直接发放,游客线上领取、线下抵扣——吃饭打折、购物省钱,实实在在。
第二,真心实意地保秩序。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前发“价格提醒函”,明码标价、严禁涨价,连“30分钟内免费停车”都成了硬性规定。有游客笑称:“在荆州旅游,不怕被宰。”
第三,真抓实干地优服务。加开64个客运班次确保游客“来得了、回得去”;腾出3万个免费车位;连公园都打开大门让游客停车。
何以火爆荆州? 因为历史“活”了,百姓“火”了!
在荆州,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枯燥的文字。
跟着“关羽”跨进大北门的小姑娘,她爸爸手机上的弹幕有5000多条;抖音上,荆州古城相关视频播放量一夜破亿;穿着汉服在古城墙上拍照的年轻人,成了这个假期最亮的风景。
正如有人说的:“荆州把历史变成了工资条。”

五一路上老面馆的老板娘以前愁房租,现在愁板凳不够用;张居正街上夜市摊主说,一天翻台二十多次,手都没停过。当历史从课本里走出来,变成可触可感可参与的体验,老百姓的钱包也就鼓了起来。
何以火爆荆州?答案藏在细节里。
在古城东门,交警在转弯处引导车辆,志愿者在控制入场节奏,工作人员在统计剩余车位,这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整套服务体系的展现。
在大北门演出现场,街道干部在维持秩序;在三国公园,职工打开大门让游客停车;在并不宽敞的老街,商家住户毫无怨言地把门口位置让给外地车辆。在九龙桥上,身着特警服的小伙子们拿着啦叭,提醒游客桥面容量有限,请注意安全快速通过.....
一项项周到的考虑和服务,一个个动人的细节和瞬间,构成了荆州整体热情好客、服务周到宾至如归的氛围。
何以火爆荆州,因为它成了一座“不端着”的古城。
荆州之所以能在这个假期脱颖而出,或许正是因为它让历史“不再端着”。
古城墙成了沉浸式剧本杀的背景,老街区飘荡着现代夜市的味道,关公文化以最亲民的方式走进寻常百姓——这种“高端文化”与“市井烟火”的奇妙融合,恰恰击中了当代游客的内心。
历史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可触可感可赚钱;文化不再曲高和寡,而是可吃可玩可分享。

这,或许就是“何以火爆荆州”的最好答案,当一座千年古城愿意俯下身来,真诚地迎接每一位游客时,它的魅力,自然会被看见。
但愿这种热情好客的真诚,成为一种优良传统,在千年古城不断发扬光大,成为迎接天下客的最大底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