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由于天气原因
昨晚我们无缘欣赏到今年的中秋圆月
身在洛阳的市民和游客
是不是感觉有点扫兴
其实
人圆了,心中的月就圆了
况且今年中秋
月亮最圆的时刻为7号11时48分
虽然发生在白天
但今天中午冒了个头的太阳
告诉我们说不定今晚
咱还有机会与月亮碰面
即便不能,也没关系
因为洛洛给大家把这个遗憾补上
供大家一饱眼福
图源往期资料图
↓↓↓
古建赏月
明堂天堂
当明月悬于明堂天堂穹顶之上
仰望
是月色与明堂的富丽堂交相辉映
俯瞰
是天堂脚下洛阳城的绝美夜色
在这里不仅能领略到古代建筑的雄伟壮丽
更能在这份古典美中
找到属于中秋赏月的静谧与安宁
应天门
幽幽夜色明月当空
应天门悄然绽放夜色魅力
站在这里仿佛能穿越时空
与古人共赏一轮明月
感受那份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的悠远情怀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也是赏月的佳地之一
在这里,你可以
漫步洛河边与家人或友人共话家常
享受难得的宁静与温馨
或是在一旁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公园
举杯邀明月
体验一把古人的风雅与浪漫
牡丹阁博物馆
当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隐退
牡丹阁的灯光亮起
中式美学在这里展示得淋漓尽致
檐顶与悬挂天空的皓月相映成趣
月光、星光、灯火交相辉映
让人顿生“此景只应天上有”之感
山水伴月
老君山
老君山是秦岭八百里伏牛山主峰
四季景色皆美
即便是夜色也十分动人
登上老君山之巅,万籁俱寂
唯有清风与明月相伴
山顶的夜色中,晚风微凉
金殿与月亮相遇、互相映衬
这是独属于老君山的极致浪漫
白云山
在白云山上登高赏月
可以体验“手可揽明月”的诗意
秋空明月悬,光彩满沾衣
月光为林间、山中小路披上银辉
月亮灯挂在湖畔的枝头
好似天空明月触手可及
邀三五好友,在林间散步
别有一番滋味
龙门山
不同于白天的熙攘与喧嚣
夜晚的龙门显得格外庄重、静谧
月光与灯光交织之下
龙门石窟内一尊尊造像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让人心生敬畏,感慨万千
城中明月
中原明珠塔、兴洛湖公园、洛阳桥
... ...
每一次的月圆
无需刻意搜寻
即便不远行
只是站在楼头或是窗边
也能举首一览明月垂挂天幕
如一个精美的白玉盘
车流、城市灯与月色相映
壁画鉴月
汉墓壁画中的“月亮”
"
洛阳古墓博物馆有一组馆藏精品——汉墓壁画中的“月亮”,均出现在两汉时期极为流行的墓葬装饰“天界图”中。
“ 天界图”从西汉晚期开始流行,通常绘于墓室顶部或墓壁上部,这是由于汉代人在建墓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把墓葬看做是宇宙模型,墓顶代表天空,将星辰、四象、天神、仙人配置在墓顶,称之为“天界图”,这种图像比文字更清晰、更具体地描绘出汉代人心目中的天的形貌。
"
这幅“月亮”出土于西汉卜千秋壁画墓中墓顶的平脊砖上,整幅壁画依次绘有女娲、月亮、持节方士、朱雀、白虎、仙女、奔兔、猎犬等人神鸟兽的形象。“月亮”中有桂树和蟾蜍。
这幅“月亮”出土于洛阳浅井头西汉壁画墓墓顶的平脊砖上。整幅画面由朱雀、伏羲、太阳、白虎、双龙、仙翁、二龙穿璧、蟾蜍、神人、月亮、女娲、瑞云组成。“月亮”中有蟾蜍和桂树。
这幅“月亮”出土于新安磁涧里河村墓室顶部的平脊砖上,整幅画面由双凤鸟、异兽、女娲月亮、赤龙、黄龙、伏羲太阳、白虎、人首兽身神怪、云气组成。“月亮”中绘奔兔、蟾蜍和桂树。
这幅“月亮”出土于洛阳烧沟61号汉墓墓顶的平脊砖上,整幅壁画中云层萦绕,其间朱点星宿。从前至后共十二块砖,第一块绘制红色太阳,内有金乌,第七块绘制月亮,“月亮”中有蟾蜍和玉兔。
人生难免遗憾恰如月有圆缺
美图难抵实拍
但聊胜于无也是一种有
就像这世上的圆月
其实有两种
一种挂在天上
阴晴圆缺由不得我们
另一种藏在心里
只要你在意的人都在身边
它就永远圆满
点亮文末

让更多人看到吧!
关注我们
Follow us
加星收藏,每天好看
—END—
图片来源:邂逅隋唐、老君山景区
洛报融媒记者 鲁博、李冰、张光辉、张怡熙
统 筹:张人杰
主 编:孙梦雅 责 编:裴真真
编 辑:文 博 校 审:思 梦
觉得好看,请点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