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于鑫
这个假期,朋友圈被古镇“刷屏”了。不是江南、不是远方,而是河南。
今年中秋与国庆叠加成“长假”,许多人选择去外地旅游,也有人回到家乡享受静谧。——大河报·豫视频推出的“国庆出游·一起寻镇”系列报道,不必千里奔赴,河南藏着不少“宝藏小镇”“红色小镇”,一个假期就能把家国情怀悟得明明白白。
从贾湖遗址的绝妙音律到赊店镇的明清古街与山陕会馆,从洧川的大集与非遗豆腐到大隗的荷叶饼与古法造纸,既有文化脉络,也有烟火气息。
北舞渡镇贾湖遗址博物馆收藏的贾湖骨笛
网友的反应像是一份真诚的城市名片:网友“沙摆摆”表示:“看完报道我惊了,原来我老家北舞渡居然这么文化深厚!贾湖遗址、骨笛、最早的酒器……”,也有人在评论里激动地表示:多亏了大河报的报道,现在我老家洧川镇彻底火起来了,每天都有从郑州往返洧川的旅游班车。更有网友把自家古镇的路线、吃住和避峰小技巧在评论区互相补充,形成了实用的“本地攻略”。这些互动不是简单的点赞传播,而是在社交平台上把“本地记忆”变成了可操作的出行建议与情感分享,推动报道“落地”成真正的游玩路线。
赊店镇山陕会馆
去古镇,不只是打卡照相。读史、尝味与看匠人,是最值得的三件事。赊店的72条明清古街、贾湖遗址的出土文物,都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度;小镇的摊位与老店保存着地域食物的原味,别急着追网红,跟着老字号点一桌本地小吃;此外,神垕的陶瓷作坊、洧川的手工豆腐坊,都是体验传统技艺、理解地方文化传承的窗口。
道口古镇夜景
“国庆节,不只是看烟花和打卡风景,我们还要走进那些曾用鲜血浇筑的红色土地。”这句话出自大河报《国庆避开人海!追寻“李向阳”原型足迹,品味河南红色小镇“山野三味”》一文。这篇报道讲述河南豫北太行山深处的红色小镇:狮豹头乡龙卧岩、八路军抗战展览馆、郭兴等英雄人物原型故事……报道一出,评论区立刻炸开了锅:“我家乡就在豫北,这些历史我几乎不知道!”“比起网红景点,我更愿意去红色小镇走走,静静地听历史讲自己。”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奔赴我省各地,寻访一座座红色小镇,探遗迹、查史志,寻访当年亲历者及后代,回溯那些镌刻着红色印记的峥嵘岁月,还原一段段有血有肉、激荡人心的故事。在双节期间,将这些古镇以文图和视频的形式推介给读者。
在《双节躲人潮!河南这些红色小镇绝了:古村美景、抗战传奇、地方美食,攻略奉上》一文中,我们将豫西豫南豫北三地既能感受家国情怀又能探寻故居旧址、游山玩水的好去处推荐给大家。这些散布在太行山麓、黄河岸边的古镇古村,曾是抗战时期的红色堡垒、交通要塞和根据地。如今,烽火岁月已远去,但它们留下的革命遗址、隐秘故事和淳朴民风,却成为今天我们追寻初心、感受历史的生动教材。
今年的“双节”热闹而短暂,若把旅行当作一次与地方对话的机会,古镇正是最好的信使。大河报的系列报道不仅把这些沉淀在市井与巷陌里的故事带到更广大的读者面前,也借由网友的评论把“游玩路径”与“情感认同”一并交付给大众。若你以后出行时面临选择困难症,不妨把手机地图定格在离家不远的那座小镇,收拾一颗慢下来的心,去听一段老街的声音,尝一口记忆里的味道。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温中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