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预约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迎来如织人流。
无需预约、凭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入馆参观……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已经成为“顶流”多时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迎来了取消实名预约、全面推行“自由行”参观模式后的首个长假。8日下午,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8天假期中,有超过22.5万人次市民、游客享受到了这一改变带来的便利。
取消预约制,是三峡博物馆回应公众公共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此前,预约流程不仅让“说走就走”的参观成为难题,更给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群体设置了无形障碍。而在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三峡博物馆全面简化了入馆流程——游客无需提前预约,只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完成身份验证与安检,即可快速入馆,真正实现“零门槛”接触文化资源。
观众在“我为祖国送祝福”心愿墙前合影。
这一改变显著激发了公众的参观热情。据统计,8天长假期间,三峡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超22.5万人次,日均客流量突破2.8万人次。其中,10月1日取消预约首日,入馆人数便达3.1万人次。这为不少“临时决定来重庆”的游客,以及“就想着可以带老人轻松逛馆”的重庆本地市民都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根据相关统计,三峡博物馆2024年国庆假期累计接待观众15.4万人次,相比之下今年同期接待量增幅达46%。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正是因为观众的热情,三峡博物馆(主馆)也在10月3日和4日连续两天都出现了瞬时游客接待量已达安全承载峰值的情况,并采取了“动态管控+临时限流”措施,适当减缓游客入馆速度。
孩子们在三峡博物馆体验木版拓印。
针对取消预约制后,客流波动性增大的情况,三峡博物馆也在假期中通过“智慧监测、动态限流、弹性服务”三项举措,保障安全,并兼顾观众的参观体验。
如瞬时在馆人数接近4000人预设警戒线时,入口电子显示屏与广播便开始循环提示“馆内人数较多,请耐心等候、听从指引”,同时增派志愿者与工作人员到入口及主要通道疏导,避免人流拥堵;同时减缓观众入馆速度,确保馆内总人数稳定在承载范围之内。
同时,为了方便下午晚到的游客,三峡博物馆将日常17:00的闭馆时间延长至18:00。其中,10月1日首日,根据现场排队情况,更是进一步弹性延时至18:46,做到“不辜负每一位远道而来的观众”。
此外,“内容创新”与“互动体验”共同带来的沉浸式国庆文化体验也让游客们充分感受到了重庆的“宠粉”诚意。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