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新闻记者 吴梦婷
国庆中秋假期,市民游客纷纷投身自然怀抱,或自驾出游,或漫步公园,尽享青海独特秋韵,解锁多样假日风情。青海各地景区在双节期间掀起暑期后的又一轮旅游热浪,旅游市场活力满满。
青海旅游订单量增速
位列全国省级行政区第五
10月8日,携程发布《携程2025国庆中秋双节旅游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国庆中秋假期,青海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5%,高出全国均值15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国省级行政区第五。
在青海主要客源地中,北京、兰州、成都、上海、西安五城贡献62%客流,其中北京游客占比达22%。出行方式上,“飞机+落地包车”成为主流。西宁曹家堡机场假期进出港订单量同比增长30%,携程平台“青海湖—茶卡—大柴旦”环线销量同比提升80%,315国道“U形公路”带动沿途乌素特水上雅丹、翡翠湖订单量平均增长42%。
青海湖二郎剑、茶卡盐湖、翡翠湖、乌素特水上雅丹、塔尔寺景区位列热门前五。游客从长途打卡升级为深度驻留,青海全境游客平均停留2.4晚,同比延长0.5晚。
市民欧女士趁着假期与家人开启房车之旅,以自驾房车方式感受家乡大美河山。她表示:“虽然在青海长大,但少有机会深度游青海。假期从西宁出发,途经青海湖、门源、祁连等地,一路上经历四季,青海秋季色彩斑斓,给人一种别样的体验。”
青海秋景美如画 热门景区景点人气旺
双节期间,青海成为市民游客向往的秋日旅游目的地。从河湟谷地的秀丽风光,到青海湖的澄澈碧波,再到柴达木盆地的广袤壮阔,青海各地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多彩画卷,吸引着八方游客。
青海湖、茶卡盐湖、祁连草原等地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目的地。《报告》显示,“青海湖—茶卡—大柴旦”线路订单量占据青海总订单量的56%,其中茶卡盐湖、翡翠湖、乌素特水上雅丹三大热门IP合计贡献率达44%。
10月5日,茶卡盐湖景区再度迎来旅游高峰。景区门口,工作人员耐心引导游客有序入园。景区内,小火车沿着铁轨缓缓驶向湖心,留下一路欢声笑语。木栈道上、游船码头边,游客纷纷举起相机,定格茶卡盐湖的绝美瞬间。记者从景区获悉,10月1日至7日,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景区推出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将盐文化与传统文化巧妙结合,让游客在互动中领略盐湖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文化魅力。
初秋的祁连草原也别有一番韵味。草原由绿转黄,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吃草,呈现出一幅田园牧歌图。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峨堡镇村民王永德经营的家庭牧场备受青睐,不少游客看到他拍摄的视频和图片后,特意前来体验慢节奏的草原之旅。国庆假期前,王永德已接到来自广州、上海等地游客的不少订单。
文化场馆持续圈粉 省博物馆接待观众超5万人次
除自然景观持续吸睛外,青海各大文化场馆也成为游客探寻历史文化的热门选择。从自然山水到人文场馆,青海以多元旅游供给满足游客对“诗与远方”的向往。
10月2日一大早,青海省博物馆外已排起入场队伍。馆内“青海历史文物展”以鱼纹彩陶盆、青铜矛等精品文物为脉络,串联起从史前到近代的文明发展轨迹。数字展厅则通过高科技手段活化文物——从连臂踏歌的舞蹈纹彩陶盆到见证丝路交流的金器,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历史场景,实现传统展陈与数字技术的创新融合。据了解,国庆中秋假期,青海省博物馆接待观众超5万人次。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青海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西宁市博物馆等场馆同样人气高涨。各地游客穿梭于展柜之间,透过一件件承载岁月记忆的文物遗存,触摸青海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历史印记,聆听这片土地上千年流传的生动故事。
广州大学历史学专业学生王璐与同学专程前往西宁、海西等地探访文化场馆。她说,每到一地必先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他们的旅行习惯,此次青海之行通过博物院的深度游览,让他们更真切体会到高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绿道尽显古城秋韵 西宁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2%
随着城市绿道网络持续完善,西宁的秋日多了几分动感与活力。蜿蜒于河滨、公园与郊野的绿道,不仅串联起城市生态空间,更成为市民与游客探索秋景的新选择。
“一人、一包、一绿道,同样的河岸在不同时段以骑行方式感受,总有新发现。”国庆中秋假期,骑行爱好者张渚用车轮串联西宁的秋景。
张渚说,如今西宁的绿道延伸至近郊远郊,覆盖不同难度路段,既满足了资深骑友的探索欲,也为新手提供了安全舒适的骑行环境。骑友群中,大家常分享特色路线,绿道正重新定义西宁的骑行版图。
慢跑爱好者同样在绿道中收获别样假期。90后王宇与跑友们将国庆首日的“约跑”路线设计为10.1公里,希望用特殊数字为祖国庆生。他们沿北川河绿道前行,用脚步丈量城市,在奔跑中感受秋日层林尽染的诗意。
从旅游数据攀升到绿道运动火热,西宁这座高原城市不仅以自然风光留客,更通过城市更新与生态建设,让游客的脚步从匆匆而过变为驻足品味。西宁市整合各类资源,以“高原脉动·西宁秋色”为主题,推出6大板块、52项重点活动,全面展现西宁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与现代活力。
国庆中秋假期,西宁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2%,增速高出青藏高原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酒店订单结构显著优化。外地游客在西宁的平均停留时长增至2.2晚,同比提升0.4晚,印证了这座城市正从旅游中转站向深度游目的地转型。
《西海都市报》(2025年10月09日 第A2版:青海·关注)
来源:西海都市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