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安庆文旅市场十分火爆。据统计,天柱山景区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分别是28.12万人次和728万元,五千年文博园景区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分别是9.79万人次和469.41万元,明堂山景区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分别是3.03万人次和150万元,安庆古城·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接待人数和收入分别是81.35万人次和548.13万元,集贤时空文创园接待人数9.3万人次,桐城六尺巷接待人数12.08万人次,岳西牛草山接待人数4.24万人次。
假期,安庆市文旅系统做好假日市场供给,积极培育新业态,推出特色文旅项目,精心策划黄梅戏展演周等各类重点文旅活动超200场,引导符合条件的文旅经营单位延长开放时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
热门景区,多维体验。多个热门景区推出特色活动及优惠福利,迎来大批游客。天柱山景区以“山顶迎日出庆华诞”特别活动为契点,重磅推出“一次购票,终身免费”的惠民政策,彰显了对合肥等地游客的深厚情谊。从每日凌晨4:10开始,“祖国礼赞”“青春律动”等七大主题之夜交替上演;10月4日,央视新闻更是将镜头聚焦天柱山,对假期的旅游盛况进行直播报道。五千年文博园白昼的“疯狂赚银票”新玩法与夜晚的爱国歌曲合唱、经典黄梅戏表演、科学小实验等精彩活动相得益彰,单日客流量突破万人次。大南门特色文化街与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烟火气十足,“月满双城戏韵皖江”文化盛事、“超燃国庆 穿月金秋”安庆古城国风文化节的举办,使得两大街区人潮涌动,单日最高客流量高达14万人次;10月7日,央视新闻报道安庆古城·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灯如海,焰火庆佳节。滨江夜市打造声色味俱全的中秋之夜,携手逾万市民游客一同在江风明月中共享佳节。
古韵新风,非遗焕彩。安庆博物馆重磅推出《山野来风--黄梅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长征画集》《山情水意共天长--2022-2025安庆籍书画名家捐赠(部分)作品展》三大精彩新展,同步开展“喜迎国庆·共享中秋”2025国庆游博会,市民游客亲手制作爱国元素挂件,组装寓意团圆的中秋花灯,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共同抒发家国情怀。安庆市独秀园及陈延年、陈乔年读书处,南水关22号假期实行延时开放服务,并举办“国庆中秋知识问答”“我为祖国送祝福”“团圆中秋 花灯寄情”活动。六尺巷2025年国庆节非遗市集活动盛大举行,吸引来自全国各地游客打卡,日接待游客2万人次。望江县莲花湖公园创新“科技光影+民俗非遗”模式,首届“绿洲科幻奇妙夜”灯展以百余组造型别致的灯光景观,受到各年龄段游客的喜爱。滨江ECD油罐生态文化中心迎来首座儿童星际无动力乐园的盛大开业,开启七大亲子互动体验活动,亲子游市场由此火爆升温。
乡土人文,奏响乐章。潜山窑动力乡村旅游集聚区策划“窑摇铃”、乡村音乐节等系列活动,借助达人探店拍摄视频,有效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大观区海口镇通过黄梅戏、歌曲、舞蹈等12个文艺节目,展现乡村发展的新面貌和村民生活的新变化。宿松县华亭镇花凉村启幕“百姓明星送欢乐”区域文化系列活动暨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秋季专场,将农耕竞技、文艺展演与农产品推介有机融合,为村民奉献了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盛宴。
此外,韩国传奇登山家严弘吉一行到访安庆,登临天柱山、明堂山,拍摄宣传视频,进一步扩大安庆的国际影响力。
黄梅飘香,传承创新。黄金周恰逢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18台大戏优秀剧目轮番上演,街巷间戏曲悠然,吸引观众如潮;2025“安庆处处唱黄梅”系列文艺惠民演出走进社区、乡镇、广场等地,首场展演吸引7000名观众现场观看,线上直播观看量达25万人次。“云端有戏”黄梅戏网络视频展每天在网络媒体平台发布更新;“百姓戏曲大舞台”系列文艺惠民演出在科技广场文化舞台上演四大场次经典曲目;第四届“严凤英杯”全国黄梅戏票友会邀请全国黄梅戏爱好者,形成“千人登台、万人传唱”的集聚效应;黄梅戏夜游观光巴士假期每晚准时发车,开启一场“车行景移、戏韵流淌”夜游之旅。
假期,安庆市发布“人人都是迎客松”安庆文旅志愿服务宣传片,各文旅场所围绕“人人都是迎客松”品牌,积极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五进”行动,假期累计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436场次,参与志愿服务超7298人次。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通讯员 吴极 凌军
编辑 汪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