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余庆县重点培育的夜间特色文化IP,“贵州斗舞会”以文化为支点,在周边催生出密集的夜间消费聚集区,将源源不断的“观舞人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客流”,为县域夜经济注入持续增长的新动能。
华灯初上,余庆县都市第三地生态园的夜空被灯光点亮,坨坨肉的醇厚香气、烧烤的滋滋声响与冷饮摊的欢笑声交织,“贵州斗舞会”文旅街区夜市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
游客邓佳迪说:在这里看累了、玩高兴了,转身就钻进美食摊——热气腾腾的小吃、香气扑鼻的烧烤应有尽有,每次都要买一大堆好吃的。
游客的真切感受,道出了夜市“文化引流+商业承接”模式的实效。依托“舞蹈活动+配套消费”联动模式,夜市不仅有“贵州斗舞会”上的民族舞、街舞等多元舞蹈竞技,更同步布局美食专区、儿童游乐等场景,构建起“观赏—体验—消费”的完整夜间消费链条。
“斗舞会举办的时候,人流量非常大,来玩的小朋友也很多。我们一晚上可以赚几百上千块。”儿童游乐区某商户对“贵州斗舞会”的强大引流效果深有感触。
为进一步释放夜经济潜力,余庆县以“贵州斗舞会”为核心,构建“一核、两带、五片区”创新空间布局,打造全域联动的消费场景。即以斗舞文化广场为核心的文化展示与活动中心;沿香港路商业带与滨河景观带,串联全域形成商业与休闲纽带,划分出文化创意区、时尚潮流区、冷饮烧烤美食区、休闲娱乐区和生态停车区,各区域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眼下,余庆县正在谋划夜经济升级新动作:首批将在夜市核心区域搭建60个小木屋,用于展示销售余庆优质农特产品及出租给商户。这一举措将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让“贵州斗舞会”带动的夜经济热度持续升温,为余庆构建“全景余庆·全域旅游”城市名片添砖加瓦。
(全媒体记者 李宁 刘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