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广场的鲜花国旗前人流如织、
中街上的耳朵眼胡同里摩肩接踵、
沈阳故宫13条入馆通道高效运转、
全市9大文博场馆延时服务
开启“奇妙夜”……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
沈阳文旅
以一边“火出圈”、
一边“暖入心”的姿态
惊艳全国,
交出双节“高光”成绩单。
一串串硬核数据勾勒火爆图景:
国庆档沈阳电影票房
破1500万元,
“跟着电影去旅游”
成双节旅游新亮点。
热门打卡地中,
张学良旧居
迎客超38万人次;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累计接待35万余人次、
单日峰值破6万;
沈阳故宫博物院
假期首日
在全国博物馆
客流指数TOP10中
排名第五;
这份“泼天流量”,
是沈阳文旅
实力“破圈”与贴心“宠粉”
共同燃起的热度。
创新供给激活文化潜能,
让历史IP焕发活力。
沈阳故宫的“中秋夜”新玩法醉了游人,
成为霸屏朋友圈的爆款赏月场景;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的《赤》和
玖伍文化城的《潜伏风云》红遍社交媒体,
用高品质的“沉浸式”刷新游客体验;
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里的老机床成“网红”,
1905文创园里的新市集太“出片”;
近400项文体旅商活动跨界融合服务全龄游客,
电竞总决赛与中秋歌会精准“圈粉”年轻群体;
辽宁省博物馆69.8%的省外游客占比,
印证着文化魅力的强大辐射力。
宠客服务诠释城市担当,
用细节温度彰显心意。
1.1万名青年志愿者驻守景区,
文旅服务驿站、故宫老年人绿色通道、
中街推拉门“神器”等织密保障网;
张学良旧居设0.8元惠民水站,
大东副食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方城帅气特警有求必应
帮游客拍照打卡。
种种宠客举措不止于口号,
从线下火到线上。
智慧导览系统与多语种服务,
更彰显现代化治理能力,
让便捷与温情同行。
沈阳文旅的假日火爆,
不是偶然的流量爆发,
而是文化赋能与服务升级的必然结果。
当历史底蕴邂逅创新表达,
当硬核实力融合暖心服务,
这座城市正以
烟火气、人情味、时尚风、国际范
的独特魅力释放巨大引力,
在全国文旅版图中绘就“高光”,
在越来越多游客心中留下“沈水之阳,
我心向往”的动人印记。
沈阳,
欢迎您再来!
来源:指尖新闻、沈报全媒体记者 唐子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