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带着目的去做事,即便旅游也是如此。
若干年前去过赤峰,那时候,脑子里几乎没有概念,只在那边住了一晚,第二天便离开,那时候还没有高速,在国道边,我还见到了喀喇沁王府,其他的好像都没有印象了。
前不久去国博,看到了红山文化的两件代表作品,C形龙和玉猪龙,由此激发了我想去探寻红山文化。红山文化遗址狭义的是指内蒙的赤峰和辽宁的朝阳两个地区,广义的红山文化覆盖区域,估计要延伸到整个东北的大部分地区。
之所以想花系统的时间去,这也是因为辽宁朝阳的鸟化石博物馆激励了我,假如能像鸟化石博物馆的展览和陈列一样,系统且全面地了解红山文化,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参观方式。
红山文化的正根,我理解还是在内蒙的赤峰地区,因为“赤峰”就是“红山”的意思。非常有趣的是,在赤峰的城边,真的有一座低矮的红色山岗,当地在山脚下建有“红山文化公园”,这真的非常贴切,站在公园里,可以近看红色的一座小山,真的非常别致。
红山文化博物馆就坐落在红山之下,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选址,博物馆的造像设计也非常艺术,红色的外墙,瞬间就突出了主题。看博物馆的外形,就能激发人游览的兴趣。
像所有的博物馆一样,都要介绍人类的起源,说心里话,除了专门研究的学者,大部分游客只能从原始社会的器物、塑像中看个热闹。然后就是,过目即忘。道理很简单,陶器残片哪儿的都差不多,都是陶制的,上面画着黑色的纹路。还有就是各种石器、骨头制作的锐器,再后来就是玉器,这是古人敬天祭祖用的,再然后就是青铜器。由于红山文化地区大多处于中国的边缘,它们可能都没有成为哪位君侯的封地,所以,青铜器自然是没有的了。
赤峰地区出土的玉器特别牛,具体出土地点好像是敖汉旗,那件玉器被称为中华第一龙,即“中华C形龙”,可惜,红山文化博物馆里珍藏的仅仅是一个3D模型,原件在国家博物馆。从门口的雕塑可以看出,这件宝贝当年可能是巫师祭神时捧在手上的法器。玉器在红山文化时代非常受到重视,大多是作为陪葬品放置在逝者身体周围。
假如到了当地,红山文化博物馆转转还是可以的,像我们这样不远千里地奔赴过来,感觉还是不值。好在,红山文化还有朝阳的牛河梁遗址,这是值得期待的。
带着满心欢喜的心情,我们直奔朝阳地区建平县和凌源县交界处的牛河梁,这是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这也是现代考古上的重大发现。牛河梁遗址距建平县城和凌源县城都是十几公里,假如自驾前往,可以在县城选择宾馆住下,第二天一早去牛河梁遗址。
牛河梁遗址公园需要购买门票60元,选择购买观光车票20元。公园里总共有四个参观点,头两个是展厅,后两个是遗址现场。
第一个展厅是一个专家的展厅,他的名字叫苏秉琦。他是80年代之后对红山文化发掘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专家。这个展厅不小,展出的内容也比较丰富。苏秉琦先生家上几代的祖先都站在馆里,苏先生也是喜欢收藏的人,馆里几乎展出了他一辈子用过的所有的东西,包括大学毕业证等,然后就是后续他用过的物件,比如手表,到过的地方,参与的研究,见过的人等,不一而足。说心里话,我还是挺佩服苏先生的,能在牛河梁建一个个人展厅,这也是一个人的荣耀。可这毕竟是国家级的遗址公园,那么多游客买票就看他一个人,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毕竟牛河梁是30年代就已经被发现,中间还有梁思永这样的名人。
参观完第一个展厅之后,随后都要坐观光车了。第一个展厅到第二个展厅的距离不算太远,走着也可以,第二个展厅跟后面的遗址不坐车肯定是过不去的,但是,我看见返程的时候走的是社会道路,本地人可以开车到遗址附近。
第二个展厅是牛河梁遗址博物馆,从展厅介绍来看,这是一个国家级的文明探源过程。展厅建设的比较新,刚一进去,就是一个环形的荧幕播放着牛河梁的宣传片,感觉视觉冲击效果挺强的。宣传资料里面说,牛河梁是中华文明的直根系,我好像理解了,又好像没理解。
然后展厅里就有距今5000-6500年的一些物件展出,这跟所有博物馆的展出件大同小异,石磨、石磨棒、石臼、石斧、彩陶馆、大型的瓮、钵、罐等,遗址里面出土比较贵重的就是一些玉器,如玉管、玉环、玉璧、玉诀、玉人、玉龟、玉凤、勾型云玉器等。
牛河梁遗址出土最珍贵的是玉猪龙,一个猪嘴龙头带缺口的圆形玉器,像一只憨态可掬的猪,或者又像是一条龙,十分可爱。玉质大概是出自辽宁岫岩的玉,淡绿色不透明玉体。看资料上说,这是巫师祈祷时挂在脖子上的法器,出土时,在一个墓穴里同时发现2枚。可惜博物馆里展出的是复制品,真品被上级博物馆给收走了。从赤峰到牛河梁,给我们的启示是,以后小博物馆尽量不要去,因为,展品大多是复制品,这就失去了现场参观的意义。
第三个参观点是第一发掘现场。走在展厅里高高的廊桥上,俯瞰下面一堆细土,廊桥周围有照片提示,在这里发现了哪些宝贝,那种感觉不知道有多尴尬,好像我们不是去参观的,而是去朝圣的。记得当年去殷墟遗址,每到一个现场,它们都会陈列一些复制品甲骨,让参观者直观地感知物品当年埋葬时的样子,这是参观遗址的主要目的。这里除了一圈图片资料,其他什么都没有,当然,你可以花钱请导游给你讲解。
第四个参观点是第二发掘现场。这是一个椭圆形外观的钢架玻璃建筑,这个建筑形式就非常漂亮。这个发掘现场还是很震撼的,起码从表面上,它呈现了当时发掘现场的样子。
这是一个墓葬群,墓葬群以冢的形式围绕着中间的祭坛进行分布。以前不理解冢的概念,这次算是清晰了,用个简单的概念就是“祖坟山”,一座冢中,埋葬了很多人,为了区分不同家族,不同冢之间有界墙相隔。越是葬在北边的,无疑是家族中的先辈,越是靠近南边的,自然就是这个家族的晚辈,或者是氏族里面的小辈。可玉猪龙就是在一号冢4号墓出土的,那个比较靠南边了。二号发掘现场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墓葬群,中间是祭坛,两边各有3-4个冢,冢有大有小,冢里面的墓葬也有大有小。跟一号发掘现场一样,游廊上有各个墓出土的文物介绍,假如想了解仔细的话,还是可以对照着看的。相对于一号发掘现场及前面的展馆,二号发掘现场是最值得一看的。回顾整个遗址博物馆,最有价值的还算是观光车,这当然是一个笑话了。
这次跨省的红山文化参观之旅,个人感觉不是很成功。主观上是因为个人的认知有限,无法对自己的需求进行准确的定位。再者还是因为,自己对这次游历的期望过高了,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这么说,很多人,专家及当地的朋友一定接受不了,红山文化是个震动世界的考古发掘,我怎么就那么不识趣呢。我给自己做的几点解释:一是我是游客,我想看的东西没有呈现给我;二是我是来看东西的,不是到现场看资料的,更不是到现场来膜拜的,假如我什么都不懂,我膜拜个什么?三是朝阳有好的展厅,比如鸟化石博物馆,那是观众想看到的样子,在牛河梁我没有看到。
再说一点我知道的历史文化知识,我们的文明和文化史是从夏朝开始计算的,一个考古发现,假如证明不了夏朝的真实存在,除非它能像朝阳博物馆那样以实物证明,这里是世界上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这里是第一朵花盛开的地方,其他的都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我们这片国土上都已经孕育过灿烂的文明,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如何进化到夏商周,这是没有物证的,红山文化其实也没有解决这个断代问题。
红山文化开了个头,随即就结束了。确实没有在记忆的沟壑里留下痕迹,我来过,姑且记之。
C型龙雕塑。
复制品人。
赤峰红山文化博物馆玉凤凰复制品。
石人复制品。
玉猪龙复制品。
玉凤。
牛河梁玉凤凰复制品。
牛河梁玉人复制品。
第二发掘现场还是挺震撼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