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是每一个爱好自驾游人的天堂,甚至有这么一句话,“此生必驾318,身在地狱,心在天堂。”足以反映出走最烂的路,看最美的风景的真实写照。
虽然景色很美,但是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中,川藏线318路线占比较高,占全国自驾游死亡人数的30%以上。
即便如此对于318还是让不少人趋之若鹜。但是意外却总是让人那么猝不及防。
最后一个没去过的省份,却成了人生最后的旅途
川藏线318国道,对肖庆平这样具有“征服型”人格的人来说,有着无法抗拒的魔力。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挑战,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加冕。
西藏,作为他“最后一个没有去过的省份”,其意义早已超越了旅行本身。踏上这片土地,就意味着他个人的人生版图宣告完整,是一场迟来的加冕礼。
然而,这块最后的版图,规则完全不同。当地有句俗语:“此生必驾318,身在地狱,心在天堂。”这条路,用极致的美景,交换着极致的风险。冰冷的数据显示,全国自驾游事故死亡总数中,超过三成发生在这条路上。
肖庆平显然被前者深深吸引。10月4日,他从亚丁出发,翻越金沙江,正式进入西藏。他在朋友圈里难掩兴奋,赞叹见到了“从未有过的美景”。
第二天,10月5日,他又跨越澜沧江,挑战了险峻的怒江72道弯。面对鬼斧神工的自然,他再次感慨这是“大自然的伟大奇迹”。他正以一种欣赏者和征服者的姿态,一步步将这片终极版图,烙印进自己的生命体验里。
不服输的人生底色
肖庆平的人生履历,就是一部不断冲破边界、拓宽个人版图的教科书。驱动他这一切的,是一种源自骨子里的不服输,以及对新大陆的野兽般嗅觉。
故事的起点,是一次刺痛自尊的轻视。因为并非出自所谓的名牌大学,他曾被一位香港商人当面鄙视。这口气,他咽不下。
转身,他便在1988年考入北京外贸学院,攻读研究生,硬生生将自己的学历版图,从普通底色刷新成了精英烫金。
1991年毕业,当同学们纷纷选择安稳的外贸经理职位时,他再次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他没留在北京,而是去了海南,要在时代的浪潮里闯出自己的天地。一次美国之行,让他预见到了电脑行业汹涌而来的未来。
他抓住了这个机会,果断投资“威龙电脑”项目,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自此,他的事业版图一发不可收拾。累计投资的项目超过40个,总金额过亿。
钱,早已不是唯一的目标。2013年,他与朋友共同创立“天使百人会”,旨在帮助更多年轻人。他开始热衷于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复制到一张张年轻的创业版图上。
那句被忽略的自嘲
悲剧的种子,往往就埋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当一个人完全沉浸在即将完成版图的兴奋感中时,对自身能力边界的清醒认知,就容易被抛之脑后。
一道微小的裂痕,足以让整幅画卷崩塌。
这道“致命裂痕”,就是他自己的一句坦白。在10月4日那条赞美风景的朋友圈下,他留言承认自己“车技不行”。这句看似不经意的自嘲,现在看来,却是一个被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忽略了的危险信号。
他对风险并非一无所知,但他或许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翻越金沙江的豪迈,征服怒江72道弯的成就感,这种属于“征服者”的惯性心态,很可能让他低估了“车技不行”这个变量,在G318国道这种复杂路况下的致命性。
在商业世界里,他习惯了克服各种困难,化不可能为可能。但在自然伟力面前,规则被重新定义。10月6日,这道被忽视的裂痕,在持续的压力下瞬间断裂。
车祸发生,他当场离世。一天后,10月7日,昌都市殡仪馆确认接收其遗体的消息传来,宣告他的人生版图,在落笔前的一刻,戛然而止。
消息,最先由一位中关村的投资人朋友在朋友圈发出,悲痛迅速在圈内蔓延。
肖庆平用尽一生,绘制了一幅令人敬佩的商业与人生版图。他从不服输的青年,到扶持后辈的行业大佬,每一步都铿锵有力。然而,他却在签下最后落款时,功败垂成。
他的故事,与其说是一场意外,不如说是一个关于“能力边界”与“欲望边界”的深刻警示。
结语
一位网名为“丫头”的网友发文悼念,她说肖庆平是她职业生涯里第一个发工资的老板,是带她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引路人,和蔼可亲。在他2022年出版的个人自传里,他曾规划,希望70岁时还能继续做投资,能和老友们一起打打高尔夫。
网友对此看法
这些,都成了他宏大版图上,永远无法着墨的空白区域,让这份遗憾显得尤为厚重。对任何一个开拓者而言,认识并尊重自己版图的边界,远比无休止的扩张更为重要。
愿他在另一个世界能遇见想看的风景,也愿每一个踏上旅途的人,都能记住这份遗憾——平安抵达,才是对风景最好的回应。返程高峰,愿大家每一个人平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