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袁华明
国庆首日的嘉兴服务区。受访者供图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浙江高速服务区再一次成了“网红”,精致的咖啡店、丰富的地方美食,还有敞亮的购物商场,从过去的顺路泡面、加油、上厕所到如今的商贸消费新场景。对过往旅客特别是自驾人员来说,这里成了新的打卡点,在通向“诗和远方”的过程中,“路”上的风景同样惹人爱。
可以说,高速服务区正在成为浙江的消费新场景,“在路上”成为新的沉浸式体验点。今年3月,浙江印发《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要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拓展服务功能,发展“服务区+旅游”“服务区+商贸”等路衍经济。以高速服务区为代表的“在路上”,不仅成为了融合商贸文旅的新场景,而且正在形成独具特色的新业态。
令人欣喜的是,浙江的高速服务区不仅仅是几处“盆景”,而是全域谋划的“风景”。浙江通过交旅融合的系统性创新,让“在路上”成为旅游体验的重要部分。这也不是零散尝试,而是“顶层设计+场景落地+产业联动”的立体化实践,从品牌、线路、服务到体验,重构了交通与旅游的共生关系。这一创新首先体现在以品牌化思维整合资源,以框架性布局激活全域。前不久,浙江发布“驾游浙江”品牌,作为“跟着交通去旅行”的关键子品牌,联动“泛舟浙里”逐渐形成“1+N”交旅架构,形成交通+品牌矩阵,刷新了旅游的发展方向与价值定位。
这些高速服务区让自驾者们“慢”了下来,服务区消费却“热”了起来。有数据统计长假期间浙江高速服务区旅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25分钟,自驾者“慢”下来,是因为高速服务区自身变成了一道风景、一处景点。高速公路是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在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中,服务区就是这些高速“大动脉”上的“供氧因子”,鲜活且动能十足,让赶路的人们“吸一口氧气”再走,充满能量才能以更好状态去往“诗和远方”。
遍布全省的高速服务区带来消费新业态的背后,是在下一局更大的棋:在共同富裕的发展布局中,这不仅仅在于吸引游客,更在于带动地方发展、惠及民生福祉。浙江将产业联动与民生效益作为核心目标,让交通线路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通道”,让高速服务区成为产品出发的起点。今年国庆中秋长假首日,嘉兴服务区内咬强羊肉面一天卖了750碗、绍兴服务区均价13元的腐乳作为特产门店的“销冠”,一天卖出了230瓶……
路与景相融、车与诗同行,浙江将交通线路本身转化为“沉浸式景观载体”,让每一段行程都充满体验感与记忆点。“诗和远方”不仅仅是一个单点目标,更是一个行进的过程,现在的人们也越来越看重和享受这个行进过程。行万里路,路好才更舒心,路边风光无限,路上的消费新场景更是另一种体验。在赶路的过程中,欣赏美景、品尝美食、快乐购物,在场景蝶变中,浙江交通也从“通达”到“达游”的三级跳:路通进得去、路好经常去、跟着交通去旅行。
“诗和远方”都在“路”上,“路”好远方才会更快地变近,而好“路”本身也是“诗”。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