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古桥之金华前婆桥
编者按:认识一座桥梁,领略一处风景,读懂一篇历史。凝结先人智慧,跨越历史长河,讲述今古传奇。
前婆桥,原名“谢婆桥”,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前婆村,是一座始建于清代,南北走向,长9.6米,宽1.4米的单孔石板桥。桥虽小,却留下了一段悲伤的往事。
相传在清代的时候,此地村头的河上,有一个简易的独木桥连接两岸。村中有一户人家,只有母、子、儿媳三人。虽然人丁不旺,但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经过召开家庭会议,决定儿子外出打工,婆媳二人在家务农,力争用5年时间,将家里的老宅翻新,并再购买几亩地,提前进入小康。
然天不遂人愿,儿子在外务工时,由于水土不服,不幸病倒在床,不久撒手人寰。噩耗传会,婆媳二人犹遭晴空霹雳,顿时痛不欲生,也让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不久就陷入贫困状态。
仁慈的婆婆不忍年轻的儿媳就这样守寡孤独一生,让儿媳改嫁。善良的儿媳与婆婆洒泪而别,但为报答与照顾婆婆,再嫁的儿媳每十天半月就回来看望婆婆,为老人洗衣做饭,陪老人说话解闷,相互探望照应。
祸不单行,一次婆婆经过村里独木桥时,不慎坠落暴涨的河水中遇难。再嫁的儿媳闻讯悲痛万分,不断自责自己没有照顾好老人。
痛定思痛,再嫁的儿媳请求自己的木匠丈夫,在河上修建了一座坚固的石板桥,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也为纪念自己的前婆婆,了却心中的一段情缘。
人们根据这段建桥的前因后果,将桥取名“前婆桥”。
前婆桥,虽名不见经传,甚至小得可以忽略,但其背后的故事却令人动容,也体现了知恩图报,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
历史的车轮永不止息,乡亲们挑着担子、背着背篓络绎不绝从桥上经过的场景也逐渐远去。然充满爱心的前婆桥,沉淀给我们宝贵的精神养分和人生感悟,让我们重新思索新时代最为头疼的婆媳相处之道,寻求昨日的解。岁月流转,我们的容颜逐渐苍老,而桥却依然屹立,深沉而稳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人,本人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