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湖风光”水波潋滟、“容山叠嶂”雾绡漫卷、“莲花瀑布”霓虹饮涧……9月初,在有“南方西岳”之称的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在林间开展森林冥想、手杖健走、五感疗愈、森林雅集等课程项目,感受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的独特魅力。
大容山自然保护区面积约31.2万亩,是一座绿色宝库。近年来,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开发森林康养、民宿体验等主题旅游,积极打造森林疗愈胜地。森林疗养师李月东说:“草甸露营、莲池赏瀑、雾海探幽、溪谷溯源等是景区特色,每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
森林康养的开发价值,首先来自森林资源的馈赠。大容山森林康养基地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2.5%,年平均气温在16.8℃—19.6℃之间。有溪涧上百条、流泉飞瀑几十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最高达11.9万个。
为守护这片绿水青山,玉林市建立保护管理联防联控、常态化监管机制,将保护管理责任纳入各县(市、区)林长制考核和绩效考评指标;同时加强队伍建设,北流市、容县成立自然保护地管理服务中心。保护区还划分为12个大网格26个小网格,实现网格有人巡、时时巡到位、问题早发现以及案件“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的监管实效。
走进森林公园内的一处山顶,可见杜鹃花开满山坡。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早年这里拆除一批违建“小木屋”后,留下一地建筑垃圾。大容山保护区管理处着手生态修复,种上毛杜鹃小苗,经过近自然化改造和人工管护,修复成效明显。如今,草地绿了,山花开了,游人争相过来拍照打卡。
“小灵猫、褐冠鹃隼、版纳鱼螈等珍禽异兽繁衍生息,是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日益向好的见证。”广西大容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陆青莲介绍,保护区目前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9种。
依托自然资源赋能,玉林市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推进森林康养与生态文化、中医药传统文化、林业特色经济有机融合。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和自治区级森林康养品牌18个、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4个。玉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友政表示:“玉林坚持绿色发展模式,降碳、减污、扩绿齐抓并举,实现了生态提质和绿色发展的双重效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