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泉州以“国庆来泉州·漫游慢生活”为核心主题,发动全城资源推出百项优惠措施及暖心服务。从整合全市文旅资源打造的智能化平台“一部手机游泉州”,到专业热情的公益讲解活动,再到流动的共享交通,从线上到线下,从人员到工具,各部门和单位协同发力,让游客在松弛感中漫游宋元海丝底蕴,于半城烟火半城仙中收获一场有品质、有温度、有回味的独特旅程,也让他们点赞频频。
游人如织,慢品古城。(黄万成 摄)
骑着单车逛世遗 太自在了
多彩交通,添彩文旅。假日里,除了公交“小白”,不少游客选择骑行公共自行车“小黄”、电单车“小橙”穿梭古城街巷,在慢节奏中触摸宋元世遗的烟火气,让漫游从概念变为可感知的度假体验。
“小橙”+“小黄”
省钱省心慢慢游
10月1日清晨7时许,来自厦门的游客林女士从西街民宿走出,轻松在开元寺附近扫了一辆“小橙”,便开启一天的泉州漫游行程。第一站到水门巷吃一碗面线糊,第二站是文庙……“不用在打车软件下单,我们骑到哪停到哪,沿途欣赏美景美食,这才是国庆该有的样子。”林女士开心地分享道。
这份“出行自由”,得益于泉州公共电单车“小橙”及自行车“小黄”的品质服务。据泉州交发智慧出行有限公司介绍,针对市民游客出行需求,“小橙”及“小黄”推出了多样化的优惠套餐,其中较受青睐的是,“小黄”骑行1小时内免费,“小橙”使用骑游卡24小时仅需39.9元。
“原本算着国庆打车日均要花200多元,现在39.9元能骑一整天,省下来的钱能多尝几样泉州小吃。”来自上海的游客张先生展示了他的骑行轨迹:从承天寺出发,途经涂门街、文庙,再到西湖公园,全程无赶路焦虑。“下午在西湖边把‘小橙’停在树荫下,晒着太阳打了个盹,这种松弛感是以前旅游没有的。”
“慢下来”的游客,更能深度感受泉州的文化魅力。10月2日晚上,在金鱼巷里,林女士正饶有兴致地欣赏着南音表演,琵琶软语与洞箫悠扬间,她不时点头附和。“从新华路口的金鱼巷进来,一路骑小黄人一路逛,路过南音公益演出就被琴声吸引,索性停下车坐下来听,没想到一听就是一个多小时。”林女士说。
便捷租车+驻点护航
借车还车不用愁
为让“骑行漫游”更顺畅,满足多元化骑行需求,上个月起,“交发智慧出行”支付宝小程序正式上线。无论是外籍友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还是本地游客,只需打开支付宝扫一扫车身二维码或宣传图上的二维码,授权登录后,就能轻松租借公共电单车或自行车,畅享低碳出行。
此外,交发智慧出行公司在国庆期间推出针对性优化服务。记者了解到,泉州钟楼、中山公园、文化宫、蟳埔社区等16处流量较大的热门景点场站,均派驻了工作人员提供现场服务——驻点人员会详细介绍车辆使用方法,协助用户完成借、还车全流程,确保节假日期间服务高效、有序。
“之前担心骑到景区没地方停车,没想到刚到新华路中闽百汇附近,就看到了公共自行车的场站。在工作人员的热心指引下,结束用车就能直接去附近游玩。”来自江西的游客李女士告诉记者,骑“小橙”逛泉州十分方便,只要打开手机的临时锁车功能,就能随时停车;若是“小黄”,直接手动上锁即可,走到哪都不必担心车辆存放问题。此外,公共自行车官方公众号上还有不少出行攻略,方便游客参考借鉴。
邂逅古巷,悠享时光。(林劲峰 摄)
泉州公交集团负责人表示,推出“小黄”“小橙”及配套服务,正是为了让“漫游慢生活”落地:“我们不希望游客把泉州当成‘打卡清单’,而是希望他们通过骑行,在巷弄里发现隐藏的美味,在古厝前遇见有趣的人,真正感受泉州的生活美学。”
在古城街头,一辆辆“小黄”“小橙”穿梭于红墙古厝与骑楼街巷间,载着游客的笑声,也载着泉州“慢生活”的独特魅力,成为这个黄金周里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苏凯芳 陈明华 通讯员 肖筱薇 实习生 吴林羲
新闻链接
一部手机游泉州 太轻松了
“一部手机游泉州”平台成游客“标配”,累计用户超500万,月激活80万人次,覆盖107个景点免费语音导览。平台核心“一张图游古城”串联吃住行游购娱,搭配“十大榜单”“精品路线”推荐,手绘地图导览、全城景区预约、实时活动查询“一键搞定”。这个长假,众多游客通过“一部手机游泉州”平台体验漫游慢生活,轻松又自在。
跟着平台漫游最美海岸线
辽宁沈阳的张晗很喜欢看海,此次来泉州,她利用“一部手机游泉州”,沿着541公里最美海岸线漫游观海听涛。
她说,每次出门旅游做攻略是比较麻烦的,这次朋友推荐“一部手机游泉州”平台,她上线浏览一番后觉得非常不错,“里面有各种旅游攻略,包括吃住行游娱乐等,很全”。最终,她选择了四夜五天的海岸线游:惠屿岛——小岞风车岛——崇武古城——八仙过海旅游度假区——洛阳桥——真武庙——江口码头——蟳埔民俗文化村——石湖码头——六胜塔——十里黄金海岸——永宁古卫城——宝盖山景区——万寿塔——晋江梧林传统村落——七匹狼男装博物馆——围头战地文化渔村——安平桥——郑成功文化旅游区。这段最美海岸线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串联起自然风光与人文遗产,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体验。
一窗一景,沉浸体验。(林劲峰 摄)
“平台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省去了许多麻烦。”她说,除了线路和住宿,交通问题也是通过平台解决的。
她觉得,泉州适合漫游,在这里放慢脚步,放松心情,慢慢体验生活,处处有惊喜,比如12公里黄金海岸线铺展成水天一色的长卷,浮于礁岛上的洛伽寺——橙瓦飞檐的庙宇被海浪托起,潮涨时宛若“海上佛国”。在真武庙——这座宋代祭海遗址仍回荡着“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古老回响。沿石板路行至蟳埔民俗文化村,簪花围女子发髻上的春色未眠,文兴宫百年戏台的光影里,闽南戏曲正唱响千年海魂。
“不用导游也能逛得明明白白”
“有了它,不用导游也能逛得明明白白,太省心了。”李可欣来自广东中山,她比较喜欢古建筑、小街巷及美食,通过“一部手机游泉州”平台,她也收获满满。
“打开小程序就能自动定位到当前区域,同时能提供附近的多种玩法,体验感满满。”她说,自己在开元寺游览时,不仅能看到景点的详细导览,还能查到附近的古厝民宿,连芋头饼、润饼菜这些本地小吃都能精准找到。
“泉州是一座很有烟火气的城市,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她说,泉州人很热情,遇到迷路时,总有好心人帮助。居民们悠闲自在,幸福的笑容随处可见。遍布大街小巷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包含了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犹如一本泛黄的老画册。
最让她印象深刻的,则是泉州的“味道”。“美食正越来越受游客的喜爱,来一座城市旅游,就是一次寻味之旅。”她说,一片风土一座城,泉州之味在于“古早味”。游客们可以走遍大街小巷,品尝润饼、土笋冻、面线糊等各类特色小吃,感受独属于泉州的人间烟火气。一道道万千风味的美食加深了人们对泉州美食文化的认知,也唤起了无数游客的打卡欲。
智慧化平台让游客轻松体验泉州
据介绍,“一部手机游泉州”项目深度整合全市文旅资源,创新开发了AI智能导游、个性化行程推荐、电子导览等智能化功能模块,让游客能够轻松体验世遗文化、品味闽南美食、感受非遗魅力。作为泉州文旅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项目通过构建文旅产业大数据分析,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智慧化出游体验,更为文旅管理部门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有效推动了泉州文旅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打造“海丝文旅名城”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
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一部手机游泉州”提供包含世遗景点、名胜古迹、名人故居、古街古巷等免费语音导览服务,扫描景点二维码标签即可免费听取景点语音讲解,并可获取关于该景点的基础信息、周边美食、酒店推荐。该程序还集成泉州古城范围内热门景点、酒店住宿、特色美食、娱乐体验、停车场、公厕等全方位点位信息,不仅涵盖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点推荐,而且有网红打卡点、休闲茶咖的点位展示,帮助来泉游客享受自在旅途。(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金植 杜婉琼)
新闻链接
公益讲解品古城 太舒心了
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10月9日讯(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王金植 通讯员吴秋瑜)长假期间,“国庆来泉州 漫游慢生活”公益讲解活动持续推出,公益讲解员带着市民游客穿梭古城,以专业的讲解、热情的服务,受到游客的热烈欢迎。
国庆前夕,仰恩大学商务英语专业的新生佀雨晨通过校内招募,成为一名英文讲解员。假期里,她负责在泉州府文庙为有需要的境外游客提供翻译讲解。来自河南的她,因为喜欢泉州而报考了这里的大学。她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外籍游客感受到泉州热烈的烟火气。她也是众多公益讲解员中的一员,他们成了假日里古城一道移动的美景。
公益讲解,暖心服务。(王金植 吴秋瑜 摄)
据介绍,10月1日至10月8日,市文旅局、市文物保护中心联合推出“国庆来泉州 漫游慢生活”国庆公益讲解活动,在开元寺、泉州府文庙及学宫、天后宫(德济门遗址)等世遗点为公众提供公益讲解服务。此外,泉州全域联动,在真武庙、洛阳桥、六胜塔、安平桥、万寿塔等世遗点也推出特色公益讲解活动。
“泉州文旅服务做得很好,开元寺、府文庙、天后宫这些重要景点都有公益讲解员,跟着他们漫游览更明白,也更省心。”来自浙江的林女士说,公益讲解员知识丰富,不仅介绍景点,还会延伸到风土人情,也提供各类咨询,这种热情又接地气的讲解让她对泉州的体验感拉满。
除公益讲解之外,一系列充满泉州温度的配套服务也受到游客欢迎。其中,威远楼广场实现WIFI全面覆盖,游客只需按指引简单操作,即可享受稳定高速的免费网络,极大提升了游览便捷度。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在其下辖的府文庙、天后宫、威远楼等点位醒目位置设置了“暖心驿站”,提供奉茶、应急箱、便民箱等免费服务,随时为游客提供贴心帮助,处处彰显泉州作为旅游城市的细致与温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